
n. 半便士之值
halfpence(或寫作 half-pence)是英語中的一個曆史貨币單位名詞,指代半便士硬币(halfpenny)的複數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定義
halfpence 是 "halfpenny"(半便士)的複數形式,字面意為價值相當于1/2 便士(penny)的硬币。其單數形式 "halfpenny" 在古英語中亦寫作 "ha'penny"。
曆史背景
該貨币最早出現于13 世紀英格蘭,最初為銀質硬币。1582 年伊麗莎白一世時期改為銅币,1860 年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升級為青銅材質,直至1971 年英國貨币十進制改革後正式退出流通 。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定義:
halfpence
noun Plural ofhalfpenny: coins worth half of one penny, formerly used in Britain.
Origin: Middle English, from Old English healfpening(半便士)。
經濟價值
在 19 世紀,1 便士可購買 1 磅面包,因此半便士是底層民衆日常交易的最小單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小說中多次提及 halfpence,反映維多利亞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 。
俚語延伸
短語 "not worth a halfpenny"(毫無價值)源自其微小面值,至今仍用于英語口語表達輕視之意。
時期 | 材質 | 直徑 | 正面圖案 | 背面圖案 |
---|---|---|---|---|
1911–1936 | 青銅 | 25.5mm | 喬治五世肖像 | 不列颠女神坐像 |
1937–1967 | 青銅 | 25.5mm | 喬治六世/伊麗莎白二世 | 皇家紋章船 |
數據來源:大英博物館錢币館藏記錄
英國于1971 年 2 月 15 日 正式啟用十進制貨币,halfpenny 硬币于1969 年 7 月 31 日 停止鑄造,最終在1984 年 12 月 31 日 徹底失去法定貨币地位 。
參考資料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和語料庫的釋義,"halfpence" 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halfpence" 是halfpenny 的複數形式,指英國舊貨币體系中的半便士硬币 或半便士的價值。
發音與拼寫
曆史背景
該詞常見于18-19世紀的英國文獻,例如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在《Wood's Halfpence》中批判了當時愛爾蘭的貨币問題。
習語表達
複數形式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