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ɡwɑː'neθɪdiːn/ 美:/'ɡwɑ'neθɪ,din/
n. 胍乙啶(降血壓用)
The effects of guanethidine are cumulative over extended periods.
胍乙啶的作用是蓄積性的,且可維持較長時間。
胍乙啶(Guanethidine)的詳細解釋
1. 藥物類别與作用機制
胍乙啶是一種交感神經節後阻滞劑,屬于抗腎上腺素能藥物。其核心機制是通過不可逆地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具體而言,胍乙啶通過取代神經遞質儲存囊泡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并阻斷其再攝取,導緻交感神經活性持續下降。
2. 主要適應症
胍乙啶曾廣泛用于治療中重度高血壓,尤其在其他藥物無效時作為二線治療選擇。世界衛生組織(WHO)曆史文獻顯示,該藥在20世紀60-70年代是高血壓管理的重要藥物之一。
3. 曆史背景與開發
胍乙啶由瑞士制藥公司Ciba(現為諾華制藥)于1959年首次合成,并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标準清單》早期版本。其開發标志着交感神經抑制類藥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突破。
4. 副作用與使用注意事項
常見副作用包括體位性低血壓、腹瀉、乏力及射精障礙。由于其對交感神經的廣泛抑制,可能引發反射性心動過速。美國FDA藥物數據庫指出,胍乙啶的副作用發生率較高,且需嚴格監測血壓波動。
5. 現代應用與替代藥物
隨着更安全的降壓藥(如ACE抑制劑、鈣通道阻滞劑)普及,胍乙啶的臨床應用顯著減少。目前僅在某些難治性高血壓或特定神經性疼痛研究中被提及。
參考來源
guanethidine(胍乙啶)是一種抗高血壓藥物,其詳細解釋如下:
guanethidine屬于腎上腺素能神經元阻斷劑,通過抑制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減少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其作用具有蓄積性,長期使用可維持較長時間的降壓效果。
該藥物常以硫酸鹽形式存在(Guanethidine sulfate),化學式為C₁₀H₂₂N₄·H₂SO₄。其分子結構中的胍基團是發揮藥理活性的關鍵部分。
提示:該藥物需嚴格遵醫囑使用,更多專業信息可參考新東方詞典或MCE藥品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