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graupel是什麼意思,graupe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graupel英标

英:/''ɡraʊpəl/

常用詞典

  • n. [氣象] 霰;[氣象] 軟雹;[氣象] 雪丸

  • 例句

  • When the coverage is especially heavy, so that the assembly looks like a tiny snowball, the result is called graupel.

    當霜的覆蓋度足夠大時,雪晶就像一個小雪球,結果被稱為霰。

  • The precipitation is composed of ice particles in the upper altitude, snow, graupel, raindrops and the cloud liquid water in the lower altitude.

    分析模拟結果中特定點的水成物垂直分布發現:降水 雲由 高空冰晶、中低空雪、霰、 雲水及低空雨水等組成。

  •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cloud water, cloud graupel water and vertical velocity further approved the low level characteristics of cold airstream precipatition.

    雲水含量、雲中霰含量和上升速度的垂直分布進一步證實了冷流降水的低空性。

  • Ice crystal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graupels, which are produced mainly by auto conversion from ice crystal to graupel and a few grow by collection of ice crystals.

    冰晶是霰的主要來源,而且也是霰生長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動轉化生成,而較少由雨滴凍結生成。

  • 同義詞

  • n.|tapioca snow;霰;[氣象]軟雹;雪丸

  • 專業解析

    Graupel(霰,讀音:xiàn),在氣象學中指的是一種由雪晶(雪花)為核心,外層包裹着白色、不透明冰層所組成的固态降水粒子。它通常呈現為松軟、易壓碎的小球狀或圓錐狀,直徑通常在2-5毫米之間,落地時常會反彈。

    1. 形成機制與本質:Graupel的形成始于高空中的雪晶(冰晶)。當這些雪晶在下落過程中穿過一層溫度低于0°C但水滴仍未凍結的過冷水滴雲層時,過冷水滴會與雪晶碰撞并瞬間凍結附着在其表面。這個過程稱為凇附(Riming)。隨着凇附作用的持續進行,雪晶原有的精細結構逐漸被一層白色、不透明的冰層包裹覆蓋,最終形成了Graupel粒子。其核心仍然是冰晶,但外觀和質地已發生顯著變化。美國氣象學會(AMS)在其權威術語詞典中将其定義為“由凇附作用形成的雪粒” [1]。美國國家氣象局(NWS)也強調其形成依賴于過冷水滴在冰晶或雪花上的凍結 [2]。

    2. 外觀與特性:

      • 白色不透明:由于包裹的冰層中含有大量微小氣泡和未完全凍結的水滴,Graupel看起來是白色且不透明的,這與透明的冰雹或雨滴凍結而成的冰粒(Sleet)不同。
      • 松軟易碎:其結構相對松散,用手可以輕易壓碎,不像冰雹那樣堅硬緻密。
      • 形狀:多為球形、錐形或不規則的小顆粒。
      • 大小:通常較小,直徑多在2-5毫米之間,雖然有時也可能更大一些,但一般小于典型的冰雹。
      • 落地行為:落到地面時,Graupel通常會反彈或碎裂,發出沙沙聲,不像雨滴或融化的雪花那樣浸潤地面。它也可能在較冷的表面上短暫堆積。
    3. 與冰雹(Hail)和雨夾雪(Sleet)的區别:

      • 冰雹(Hail):在強對流風暴(如雷暴)中形成,需要強烈的上升氣流。雹塊在雲中反複上下運動,經曆多次凍結和凇附過程,最終形成透明與不透明冰層交替的、堅硬緻密的冰球,尺寸可以非常大(從豌豆到壘球甚至更大)。Graupel則主要在層狀雲或較弱的對流雲中形成,結構松軟,尺寸較小,且沒有明顯的透明冰層 [2] [3]。
      • 雨夾雪(Sleet):指雨滴在下落過程中穿過近地面的冷空氣層時凍結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小冰珠。Sleet的核心是液态水滴凍結而成,而Graupel的核心是雪晶(冰晶)。Sleet落地時通常堅硬,會噼啪作響并反彈,外觀透明,而Graupel是白色不透明的 [2] [3]。
    4. 實際意義:Graupel的出現是大氣中存在過冷水滴的标志。它本身通常不會造成顯著危害,但在某些情況下:

      • 大量Graupel降落可能導緻路面短暫濕滑。
      • 它是強雷暴中冰雹形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中間階段(雹胚),上升氣流可能将Graupel帶到雲中更冷的區域,使其進一步增長為冰雹 [3]。
      • 對航空活動而言,雲中或降水中的Graupel可能帶來飛機積冰的風險。

    命名來源:單詞“Graupel”源自德語,原意為“小雪丸”或“小雹粒”,準确描述了這種降水粒子的物理特性 [1]。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資料

    Graupel(霰)是氣象學中的專業術語,指一種由冰晶和過冷水滴結合形成的白色不透明顆粒狀固态降水,常見于冬季或寒冷天氣。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Graupel源自德語單詞“Graupe”(意為“顆粒”),英語發音為['graʊpəl],中文譯為“霰”“雪丸”或“軟雹”。其直徑通常為2-5毫米,質地松軟易碎,區别于堅硬的冰雹。

    2. 形成過程
      當冰晶在下落過程中與過冷水(溫度低于0℃但仍為液态的水)碰撞時,過冷水迅速凍結附着在冰晶表面,形成外層包裹冰殼的白色顆粒。這一過程常發生在積雨雲或層雲中。

    3. 與相似天氣現象的區别

      • 冰雹:由透明冰層和不透明冰層交替包裹形成,質地堅硬,直徑更大(可達數厘米)。
      • 雪花:由冰晶直接凝結生長而成,呈六邊形晶體結構。
      • 凍雨:過冷水滴接觸地面後凍結成冰,而Graupel在落地前已凍結。
    4. 文學與日常應用
      中文詩詞中常以“霰”描述此類天氣,如白居易《秦中吟》的“霰雪落紛紛”,以及歐陽修詞中的“落花飛似霰”。英語例句如“Graupel covers the moonlit flowering woods”也體現了其自然場景的描繪。

    注:Graupel常作為冰雹形成的前期階段,對農業和航空可能造成輕度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