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花崗狀火成岩
Granolite是一個地質學術語,指代一類由石英、長石和雲母組成的細粒至中粒變質岩或火成岩。該名稱源自拉丁語詞根“granum”(顆粒)與希臘語後綴“-lithos”(岩石),強調其礦物顆粒結構特征。
在地質學分類中,granolite通常被歸為區域變質岩範疇,常見于中高級變質帶環境。其典型礦物組合包括斜長石(40-60%)、石英(20-30%)及黑雲母或角閃石(10-20%),部分變種可能含有石榴石等特征變質礦物。這種岩石的形成溫度範圍約為500-700°C,壓力條件在0.4-1.2GPa之間。
根據國際地科聯(IUGS)的岩石分類系統,granolite的鑒别需通過薄片顯微分析,主要依據礦物比例和結構特征。其與片麻岩的主要區别在于片理發育程度較弱,而相較于花崗岩則具有明顯的變質重結晶結構。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岩石數據庫記錄顯示,此類岩石在造山帶基底雜岩中廣泛分布,如阿爾卑斯山脈和喜馬拉雅造山帶均有典型露頭。
根據現有法語詞典的搜索結果,granolite 是一個地質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岩石學定義或實際應用案例,可提供具體語境,以便補充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