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式大擺鐘
A grandfather clock ticked away in a corner.
一個落地式大鐘在牆角嘀嗒作響。
He sat listening to the tick of the grandfather clock.
他坐着傾聽那個落地式大鐘的嘀嗒聲。
In the dining room of my grandfather's house stood a massive grandfather clock.
在我祖父家的餐廳裡放着一個巨大的落地擺鐘。
Note the Smoke Alarm above the grandfather clock.
注意:以上祖父時鐘煙霧報警器。
Also, a grandfather clock would look great in the den.
還有,書房裡放一盞大座鐘會很漂亮的。
Grandfather clock(祖父鐘)是立式長擺鐘的通用名稱,特指高度超過1.8米、内置鐘擺與砝碼驅動機械的傳統落地鐘。該鐘表類型起源于17世紀英國,由荷蘭科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于1656年發明的擺鐘機制發展而來,其木制外櫃通常采用桃花心木或橡木制作,包含鐘面、鐘擺室和砝碼鍊條三個主要結構模塊。
名稱起源可追溯至1876年美國歌曲《My Grandfather's Clock》,詞作者亨利·克萊·沃克(Henry Clay Work)在英格蘭旅居時聽聞真實故事:某旅館的長擺鐘在主人去世當日永久停擺,歌曲傳播使"grandfather clock"成為通用術語。現代制表學界嚴格區分grandfather clock(183cm以上)、grandmother clock(163-183cm)和granddaughter clock(163cm以下)三種規格。
英國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保存着約翰·哈裡森(John Harrison)制作的H5航海鐘原型,該裝置改良了祖父鐘的溫度補償擺輪技術,為解決經度測量難題奠定基礎,現存權威文獻可參考大英博物館鐘表館藏目錄編號1958,1201.233。
"Grandfather clock"(落地鐘/老爺鐘)指一種高大的機械擺鐘,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物理結構
由長形木制外櫃(長1.8-2.4米)包裹,頂部帶雕花裝飾,鐘面配有羅馬數字刻度,通過底部鐘擺和重錘系統驅動。其内部機械裝置需每周手動上鍊一次以維持運轉。
名稱起源
源于1876年亨利·克萊·沃克的歌曲《My Grandfather's Clock》,歌詞講述一台與祖父一生同步的老鐘在主人去世後停擺的故事。該歌曲的流行使"grandfather clock"成為通用名稱。
文化意義
在西方家庭中曾是財富象征,常見于莊園和貴族宅邸。現代多作為傳家寶或古董收藏,在文學影視作品中常被用作時間流逝或家族傳承的隱喻(如《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的落地鐘象征魔法世界的複雜性)。
衍生類型
該術語現泛指所有長櫃式機械鐘,實際發明可追溯至1656年荷蘭科學家克裡斯蒂安·惠更斯的擺鐘原型設計。其滴答聲頻率約為1Hz(每秒一次),鐘擺長度與重力加速度的關系遵循公式: $$ T = 2pisqrt{frac{L}{g}} $$ 其中T為擺動周期,L為擺長,g為當地重力加速度。
dumplingin the middleoralpractice makes perfecton one's conscienceburglarsciceronigazedgrizzliesthabituatingsaggyadvisory committeeatopic dermatitisin bedoblique lineOlympic ringsproximity switchSuper Tuesdaytotal assetsapolarcaloritecoercionistdaysidedisfavourecardinalEurafricanguaicurinehomomenthonehydracidmicrogenit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