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前房角穿刺
Goniopuncture(房角穿刺術)是一種用于治療青光眼的微創眼科手術,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穿刺前房角結構促進房水排出,從而降低病理性升高的眼内壓。該術語由希臘詞根"gonia"(角)和拉丁詞"punctura"(穿刺)組成,最早由Barkan在1938年提出,作為前房角切開術的補充技術。
根據美國眼科學會《青光眼診療指南》,該手術主要適用于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特别是當傳統房角切開術無法有效控制眼壓時。手術操作需在手術顯微鏡下使用特制穿刺針,精确穿透Schlemm管外壁和角膜小梁網,建立房水外流新通道。梅奧診所的研究數據顯示,規範操作的goniopuncture可使70%以上嬰幼兒青光眼患者的眼壓下降超過30%。
現代改良術式常聯合粘彈劑注射,通過擴張Schlemm管增強引流效果。英國皇家眼科學院強調該手術需由經驗豐富的青光眼專科醫師實施,嚴格掌握2-3mm的穿刺深度标準。《眼科手術學》記載,術後需密切監測前房深度和角膜透明度,防範低眼壓等并發症。
Goniopuncture(眼前房角穿刺術)是一種眼科手術術語,主要用于治療青光眼。以下是詳細解釋:
Goniopuncture 是通過在眼睛的前房角(虹膜與角膜交界處)進行穿刺,以改善房水流出、降低眼内壓的手術方法。它通常用于治療先天性青光眼或某些繼發性青光眼。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流程或臨床案例,建議參考眼科專業文獻或手術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