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ɡlɒk'sɪnɪə/ 美:/'ɡlɑk'sɪnɪə/
n. [園藝] 大岩桐
After nearly 2 months of rest, my scarlet Gloxinia started blooming today.
休息了兩個月,我的猩紅色大岩桐今天又開始開花了。
The tube propagation of gloxinia was stu***d by using the leaves as the explants.
以大岩桐的葉片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
Gloxinia(學名:Sinningia speciosa)是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岩桐屬(Sinningi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巴西熱帶雨林地區。該植物以鐘形或喇叭形的鮮豔花朵著稱,花瓣多呈絲絨質地,常見顔色包括紫色、紅色、粉色和白色,部分品種帶斑點或鑲邊。葉片寬大呈橢圓形,表面覆蓋細絨毛,整體株高約15-30厘米。
Gloxinia的名稱源于18世紀德國植物學家本傑明·彼得·格洛金(Benjamin Peter Gloxin),最初被歸類于獨立的Gloxinia屬,後經植物分類學研究并入岩桐屬(參考來源:密蘇裡植物園植物數據庫)。其栽培曆史可追溯至19世紀歐洲,現為廣受歡迎的室内觀賞植物,需溫暖濕潤環境與散射光照,避免強直射光(參考來源:英國皇家園藝學會)。
該物種在園藝中常通過塊莖或葉插繁殖,花期集中于春夏季,現代雜交品種可全年開花。因其花朵形态與鈴蘭相似,英文中偶被誤稱為“Florist's Gloxinia”(參考來源:美國國家園藝協會)。
“Gloxinia”是一個植物學術語,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如需更多例句或植物學分類細節,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歐路詞典)或園藝資料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