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ʒɪbə'relɪn/ 美:/'ˌdʒɪbəˈrelən/
n. [農藥] 赤黴素
Using low temperature and gibberellin treatment.
采用低溫和赤黴素處理。
Gibberellin are normal constituents of most plants.
赤黴素是大多數植物正常的組成部分。
Method: Using low temperature and gibberellin treatment.
方法:采用低溫和赤黴素處理。
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was the study of gibberellin signalling in rice.
本文的第三個部分是研究水稻的赤黴素信號傳遞。
Gibberellin contents varied irregularly among male sterile lines and maintainers.
赤黴素含量在不育系及保持系間互有增減。
n.|activol;[農藥]赤黴素
赤黴素(Gibberellin) 是一類在植物體内天然存在、對植物生長發育具有廣泛調節作用的植物激素。它由特定的真菌(如藤倉赤黴 Gibberella fujikuroi)和高等植物自身合成。赤黴素在植物生命周期的多個關鍵環節扮演着核心角色:
促進莖的伸長生長:這是赤黴素最顯著的作用之一。它能刺激細胞分裂和伸長,特别是節間部分的細胞,從而顯著增加植株高度。例如,在水稻惡苗病中,感染赤黴菌的水稻植株會異常徒長,正是由于赤黴素過量産生所緻 。
打破種子和芽的休眠:許多種子在成熟後或特定環境條件下會進入休眠狀态。赤黴素可以解除這種休眠,促進種子萌發。它通過誘導水解酶(如α-澱粉酶)的合成,分解種子胚乳中儲存的養分(如澱粉),為萌發提供能量和物質基礎。
誘導開花:對于某些需要長日照或低溫(春化作用)才能開花的植物(如二年生植物),赤黴素可以部分替代這些環境信號,誘導其開花。它參與了成花轉變的信號通路。
影響性别表達:在一些雌雄異花同株的植物(如黃瓜)中,施用赤黴素傾向于促進雄花的發育 。
促進單性結實:赤黴素處理未授粉的雌蕊,有時可誘導其發育成果實(無籽果實),這在葡萄等水果生産中有應用 。
延緩衰老:赤黴素有時可以拮抗乙烯或脫落酸的作用,延緩葉片等器官的衰老過程 。
作用機制:赤黴素通過與其受體蛋白結合,觸發一系列信號轉導事件。核心機制是解除對關鍵轉錄因子(如DELLA蛋白)的抑制。在赤黴素存在時,赤黴素-受體複合物促使DELLA蛋白被泛素化标記,進而被蛋白酶體降解。DELLA蛋白的降解釋放了其抑制的轉錄因子,從而激活一系列響應基因的表達,最終導緻細胞伸長、分裂以及相關生理生化反應的發生。
應用:由于其強大的生理效應,赤黴素在農業生産上應用廣泛:
來源參考:
Gibberellin(赤黴素) 是一種植物激素,主要調控植物生長和發育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Gibberellin 是從真菌代謝物中分離出的植物激素,最早發現于赤黴菌(Gibberella fujikuroi),因此得名。它在植物體内自然存在,影響多種生理功能,如莖的伸長、種子萌發和開花等。
目前已發現126種 類似結構的赤黴素(如GA1、GA3等),命名按發現順序排列。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如、4)或植物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