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ospirochetosis是什麼意思,fusospirochetosi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梭菌螺旋體病
專業解析
梭菌螺旋體病(Fusospirochetosis) 是一種由特定厭氧菌聯合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組織壞死和潰瘍形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
定義與核心特征
梭菌螺旋體病特指由梭形杆菌屬(Fusobacterium,尤其是具核梭杆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口腔螺旋體(主要為密螺旋體屬 Treponema,特别是文森密螺旋體 Treponema vincentii)協同作用引起的混合細菌感染。這兩種微生物通常共生存在于口腔等部位的正常菌群中,但在特定條件下(如宿主免疫力下降、口腔衛生不良、營養不良或已有組織損傷)會過度增殖并侵入深層組織,導緻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炎症。
-
常見臨床表現與部位
- 急性壞死性潰瘍性龈炎(ANUG):最常見形式,曾稱“戰壕口炎”。表現為牙龈乳頭和邊緣突發性壞死、潰瘍、出血,伴劇烈疼痛和特征性口臭。牙龈外觀呈“火山口”樣缺損,覆蓋灰白色假膜。
- 文森咽峽炎(Vincent's angina):感染累及扁桃體和咽部,導緻扁桃體潰瘍、假膜形成、咽痛、吞咽困難和發熱。
- 其他部位感染:偶可發生于生殖器(潰瘍)、肺(壞死性肺炎)或合并其他厭氧菌引起更嚴重的感染(如Lemierre綜合征,以頸内靜脈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為特征)。
-
病因與病理機制
梭形杆菌能侵入受損的粘膜組織并降低局部氧化還原電位,創造利于螺旋體和其他厭氧菌生長的缺氧環境。螺旋體隨後侵入更深層組織。這些微生物産生多種酶(如蛋白酶、膠原酶)和内毒素,直接導緻組織壞死、潰瘍和強烈的炎症反應。感染部位的塗片檢查常顯示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體共存。
-
診斷
主要依據典型的臨床表現(突發疼痛性牙龈潰瘍壞死、口臭)和口腔檢查。實驗室診斷可通過病變區塗片革蘭氏染色或暗視野顯微鏡檢查,觀察到大量梭形杆菌和螺旋體。細菌培養(需厭氧條件)可确認梭形杆菌,但螺旋體培養困難。需注意與單純疱疹病毒感染、念珠菌病、血液病相關龈炎等鑒别。
-
治療
- 局部處理:輕柔清除壞死組織和牙菌斑/牙石,使用含氯己定或過氧化氫的漱口水。
- 抗生素治療:青黴素為首選藥物(如口服青黴素V鉀或阿莫西林),療程通常7-10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克林黴素或甲硝唑。
- 支持治療:口腔衛生指導、止痛、營養支持及處理潛在誘因(如戒煙、控制糖尿病)。
參考資料來源:
- UpToDate臨床顧問 (https://www.uptodate.com) - 搜索 "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或 "Vincent angina"。
- 默克手冊專業版 (https://www.merckmanuals.com/professional) - 搜索 "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網絡擴展資料
關于單詞fusospirochetosis 的詳細解釋如下:
1.詞義與發音
- 中文含義:梭菌螺旋體病(一種由梭形杆菌和螺旋體共同感染引起的疾病)。
- 英文發音:
- 英式音标:/fuːsəʊspaɪərə'ʃeəʊsɪs/
- 美式音标:/fuːsəʊspaɪərə'ʃeəʊsɪs/ 。
2.詞源與構成
- 構詞分析:
- Fuso-:源自拉丁語,意為“梭形”(如梭形杆菌 Fusobacterium)。
- Spirochetosis:由“螺旋體(spirochete)”和後綴“-osis”(表示疾病或異常狀态)組成,指螺旋體感染引發的疾病。
3.醫學背景
- 疾病特征:通常與口腔或生殖器感染相關,例如壞死性龈炎(俗稱“戰壕口炎”)或某些潰瘍性病變。
- 病原體:由厭氧的梭形杆菌(如 Fusobacterium)與螺旋體(如 Treponema)混合感染導緻。
4.補充說明
- 術語專業性:該詞屬于醫學專業詞彙,日常使用較少,更多出現在學術文獻或臨床診斷中。
- 關聯術語:類似術語 spirochetosis 泛指螺旋體感染(如梅毒、萊姆病)。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症狀或治療,建議參考醫學資料或咨詢專業醫療人員。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