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鳥] 竈鳥科
Furnariidae(竈鳥科)是雀形目下的一個鳥類科,主要分布于南美洲。該科包含約300個物種,是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的科之一。其名稱源于拉丁語“Furnarius”(意為“制爐工”),源自部分物種(如棕竈鳥)用泥巴築造爐狀巢穴的習性。
分類學特征
Furnariidae屬于雀形目,包含72個屬,如針尾雀屬(Synallaxis)和砍林鳥屬(Xenops)。分子研究表明,該科起源于約2200萬年前的中新世早期。
形态與行為
這類鳥體長10-26厘米,多具褐色保護色,喙形多樣:直喙(如林雀屬)、鐮刀狀(如鈎嘴雀屬)或鑿形(如啄木鳥型竈鳥)。多數物種通過獨特的“攀爬式”移動方式在樹幹覓食昆蟲。
生态價值
作為南美森林生态系統指示物種,竈鳥科鳥類通過控制昆蟲數量維持生态平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其中14%的物種列為受威脅狀态,主要受栖息地破碎化影響。
權威參考資料
“Furnariidae”是鳥類分類學中的一個科名,中文譯作竈鳥科,屬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下的霸鹟亞目(Tyranni)。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詞源與命名
“Furnariidae”源自拉丁語,其詞根“Furnarius”意為“築爐者”,指該科鳥類獨特的築巢行為。部分種類會建造半球形或類似爐竈的巢穴,因此英文俗稱“Ovenbirds”(竈鳥)。
分類與特征
生态與分布
繁殖行為
巢穴結構複雜,如半球形巢或隧道狀巢,材質多用泥土、植物纖維等,因形似“爐竈”得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