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摸索(病人發燒時的行動);[醫] 捉空摸床(等于floccilegium)
n.|grope;摸索(病人發燒時的行動);[醫]捉空摸床(等于floccilegium)
floccillation(抓空摸床)是一個專業醫學術語,指患者在谵妄或精神錯亂狀态下出現的無意識抓取或摸索動作,通常表現為手指在床單、衣物或空氣中反複抓撓、拉扯或撚捏,仿佛在整理或收集不存在的物體(如棉絮)。該症狀常見于高熱、中毒、嚴重感染或器質性腦病患者,是意識障礙的典型表現之一。
臨床表現
患者雖無實際目标物,但手指持續做出抓取、撚搓或撫摸動作,動作機械且缺乏目的性。此行為多發生于卧床狀态,伴隨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及幻覺(如誤以為床單有異物需清理)。
詞源與曆史背景
源自拉丁語 floccus(意為“一簇羊毛”),因其動作類似從織物表面摘除絨毛的行為。19世紀英國醫生首次用于描述傷寒患者谵妄期的特征性動作,後擴展至其他意識障礙疾病。
臨床意義
作為谵妄的軀體标志,floccillation提示大腦皮質功能嚴重受損,常見于敗血症、肝性腦病、重度酒精戒斷或腦炎。需與靜坐不能、肌陣攣等運動障礙鑒别,因其直接關聯意識水平下降。
權威定義參考
據《默克診療手冊》(Merck Manual),floccillation屬于“不自主運動”範疇,是谵妄患者除言語混亂、激越外的非特異性運動症狀,需緊急評估病因并幹預。
參考資料來源:
floccillation 是一個醫學術語,指病人在高燒、谵妄或意識模糊狀态下表現出的無意識抓摸動作,常見于嚴重感染或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以下是具體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