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filibuster是什麼意思,filibuster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filibuster英标

英:/'ˈfɪlɪbʌstər/ 美:/'ˈfɪlɪbʌstər/

常用解釋

冗長演說

詞性

過去式:filibustered 過去分詞:filibustered 現在分詞:filibustering 第三人稱單數:filibusters 複數:filibusters

類别

GRE,GMAT

常用詞典

  • n. 海盜;暴兵,掠奪兵;阻撓議事的議員;阻撓議事的行動

  • vt. 阻礙議案通過

  • vi. 掠奪;阻饒議事

  • 例句

  • He is filibustering on the stage.

    他正在台上發表冗長的演說。

  • Such filibusters are common in today's senate.

    這樣的拖延戰術在如今的參議院很常見。

  • I don't understand why he filibustered the proposed legislation.

    我不明白他為何要阻撓拟議的立法。

  • Supporters of the law could filibuster to prevent it from being revised.

    該法律的支持者會用冗長的演說去阻止其被修訂

  • Senator Seymour has threatened a filibuster to block the bill.

    西摩參議員威脅用長篇大論來阻撓該法案的通過。

  • They simply threatened to filibuster until the Senate adjourns.

    他們坦言聲稱,為阻撓法案的通過,他們會一直發言直到參議院休會。

  • A group of senators plans to filibuster a measure that would permit drilling in Alaska.

    有些參議員計劃用冗長的發言來阻撓允許在阿拉斯加鑽井的提案。

  • He vows to filibuster tax increases.

    他發誓要阻撓議案通過加稅法案。

  • That is the number needed to overcome a filibuster.

    這就是可以壓倒阻撓議案通過的那個數字。

  • 同義詞

  • n.|corsair/sea wolf;海盜;暴兵,掠奪兵;阻撓議事的議員;阻撓議事的行動

  • vi.|prey upon/pillage;掠奪;阻饒議事

  • 專業解析

    Filibuster 一詞主要有兩層密切相關但略有區别的含義,尤其在現代政治語境中最為常用:

    1. (尤指在議會中的)冗長辯論戰術;阻撓議事:

      • 核心含義:這是該詞在現代政治(尤其在美國國會)中最常見和核心的含義。它指的是一種故意拖延或阻止對某一提案進行表決的策略。具體做法通常是由一位或一組議員通過發表極其冗長的演講、提出大量修正案、進行無休止的辯論或其他程式性手段,來消耗時間,阻礙議事進程,使法案無法進入投票環節。
      • 目的:使用阻撓議事的議員通常是為了阻止他們反對的法案獲得通過,或者迫使提案方修改法案内容、進行妥協,有時也是為了引起公衆對某一議題的關注。
      • 實施方式:最經典的阻撓議事形式是馬拉松式演講(有時真的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演講者可以談論任何話題,不一定與所讨論的法案直接相關(曆史上甚至有議員朗讀食譜或電話簿的例子)。在現代美國參議院,由于規則演變,阻撓議事更多表現為一種“威脅”,一旦有議員表示要發起阻撓議事,通常意味着需要60票(而非簡單多數51票)的“終結辯論”動議才能結束辯論,迫使法案進入投票。
      • 應用場景:主要存在于采用特定議事規則的立法機構中,美國參議院是最著名的例子。其他一些國家的議會(如加拿大、英國的下議院在某些曆史時期或特定規則下)也可能出現類似戰術,但規則和效果各異。
    2. (曆史上的)非法軍事冒險者;海盜;掠奪者:

      • 曆史起源:這個詞源于荷蘭語 vrijbuiter(自由掠奪者),經由西班牙語 filibustero 傳入英語。在16-19世紀,特别是在19世紀中葉,它特指一類人。
      • 核心含義:指那些未經本國政府授權,私自組織或參與軍事遠征,意圖推翻或幹預外國(尤其是拉丁美洲或西班牙殖民地)政府的人。這些行動通常是秘密進行的,帶有冒險和投機性質。
      • 典型活動:這些“filibuster”會招募人員、籌集資金、裝備船隻和武器,然後對目标國家或地區發動襲擊或煽動叛亂。他們往往聲稱是為了“解放”當地人民或傳播某種意識形态(如擴張奴隸制),但其動機常混雜着個人野心、經濟利益(如掠奪財富、控制土地或貿易路線)和地緣政治企圖。
      • 著名例子:19世紀50年代,威廉·沃克多次組織遠征隊入侵中美洲國家(如尼加拉瓜),并曾短暫自立為尼加拉瓜總統,是曆史上最著名的“filibuster”之一。

    現代政治術語“阻撓議事”(filibuster)實際上是從曆史含義“軍事冒險者/掠奪者”引申而來的隱喻。就像曆史上的冒險者通過非法軍事行動幹擾他國政治一樣,議會中的議員通過冗長辯論等戰術幹擾正常的立法程式,以達到其政治目的。因此,雖然兩層含義的具體所指不同,但其核心都包含“通過非正統或破壞性手段幹擾既定秩序或進程”的意味。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Filibuster”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詞源和現代用法均體現了語言與曆史、政治的深度關聯:

    1.詞源與曆史含義

    該詞源自西班牙語“filibustero”和荷蘭語“vrijbuiter”(意為“掠奪者”),最初指16世紀在加勒比海劫持船隻的英法海盜()。這一含義後來被引申為“軍事冒險家”或“非法幹涉他國事務者”,尤其在19世紀中期,指試圖在拉丁美洲煽動革命的軍火走私者()。

    2.現代政治術語

    在當代政治中,“filibuster”主要指議會中的冗長辯論策略,常見于美國參議院。少數派議員通過長時間演講或拖延程式,阻撓議案表決或人事任命()。例如,2013年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曾連續演講近13小時,以阻止中情局局長的提名()。

    3.具體機制

    根據美國參議院規則,終止“filibuster”需至少60票(即五分之三多數)支持“終結辯論”(cloture),這一機制旨在平衡少數派權利與立法效率()。

    4.語言變形與同義詞

    5.争議與意義

    支持者認為這是保護少數派聲音的關鍵手段,反對者則批評其濫用導緻立法僵局。例如,美國曆史上部分民權法案曾因“filibuster”被長期拖延()。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案例或規則演變,可參考權威政治學文獻或美國國會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anothertake a messagerebellionhardenedeven-temperedtrouncecabdrivercowbirdexportingHewsonperversenessshiftableSHUwishedChiang Raiconflict resolutionelder brotherworkshop buildingaeromarineagrimoninecardialgiacylindroidcystolithiasisdermahemiaexocervixhawkmothheadshrinkerintercoolantmastatrophymezuz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