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野戰軍
The Second Field Army was weakened by the struggle in the Dabie Mountains.
經過大别山鬥争,二野受到削弱。
And the northeast field army was renamed the fourth field army comprising4armies.
東北野戰軍改為第四野戰軍,轄四個兵團。
The Second Field Army fulfilled the quota alloted to it for its area and probably DID slightly better.
就二野所在地區來說,完成了分配給自己的份額,也許還超過一點。
A field army was composed of armies, an army of corps (originally called columns), a corps of divisions, and a division of regiments.
野戰軍以下轄兵團,兵團轄軍(即原來的縱隊),軍轄師,師轄團。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warfare is fluidity, which not only permits but requires a field army to advance and to withdraw in great strides.
運動戰的特點之一,是其流動性,不但許可而且要求野戰軍的大踏步的前進和後退。
"field army"(野戰集團軍)是軍事術語中陸軍作戰序列的最高層級編制之一,通常指在戰略或戰役層面執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機動部隊。該單位一般由2個以上的軍(corps)組成,兵力規模可達8萬至20萬人。
從曆史沿革來看,現代野戰集團軍的概念成形于19世紀末,普魯士總參謀部首次将多個軍級單位整合為集團軍進行協同作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設立的12個野戰集團軍成為歐洲戰場決定性力量,如美國第3集團軍在巴頓将軍指揮下完成"突出部戰役"反攻。
現代軍事體系中,野戰集團軍承擔戰區級聯合作戰指揮職能。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例,2016年軍改後組建的13個集團軍整合了多兵種力量,每個集團軍下轄6個合成旅及支援部隊,具備獨立戰役能力。北約标準下的野戰集團軍則配備信息化指揮系統,可協調陸航、防空和電子戰單元實施全域作戰。
參考資料:
以下是關于“field army”的詳細解釋:
field army 是複合軍事術語,由兩個單詞組成:
field
army
field army 直譯為野戰軍,指在戰場或野外執行作戰任務的大型陸軍編制單位。其特點包括:
如需進一步了解軍事編制體系,可參考權威軍事文獻或官方術語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