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θmɒɪd/ 美:/'ˈeθmɔɪd/
adj. 篩骨的,篩狀的
n. 篩骨
To ensure ethmoid sinus and maxillary sinus orifice complete epithelization.
保證篩窦腔和上颌窦開口手術區完好的上皮化;
Results Of 15 mucoceles, 9 were found in ethmoid sinuses, 6 in frontal sinuses.
結果9個粘液囊腫發生于篩窦,6個粘液囊腫發生于額窦。
To discuss the image anatomy characters in the height and contour of the ethmoid roof.
探讨篩窦頂壁高度及形态影像解剖學特征。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neumatization of the supraorbital cell of frontal-ethmoid sinus.
目的:觀察額窦、篩窦氣房向眶頂氣化情況。
Ethmoid sinusitis is frequently complicated in children by orbital cellulitis and abscess.
篩窦炎在兒童中常并發眼眶蜂窩織炎及膿腫。
篩骨(ethmoid bone)是人體顱骨中一塊複雜的中空骨結構,位于鼻腔頂部和眼眶之間,屬于顱面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源于希臘語“ethmos”(意為“篩子”),因其骨闆表面布滿蜂窩狀小孔而得名。
解剖結構與功能:
篩闆(Cribriform plate)
水平薄骨闆構成鼻腔頂部,表面分布約20個篩孔,嗅神經纖維由此穿過進入顱腔。該結構對嗅覺傳導至關重要,同時參與支撐大腦額葉。
垂直闆(Perpendicular plate)
構成鼻中隔上部,與犁骨、鼻中隔軟骨共同維持鼻腔結構穩定。臨床中該區域損傷可能導緻鼻中隔偏曲。
篩骨迷路(Ethmoidal labyrinth)
包含3-18個篩窦氣房,按解剖位置分為前、中、後三組,與上颌窦、額窦共同構成鼻旁窦系統。這些氣房具有減輕顱骨重量、調節吸入空氣溫濕度的作用。
臨床相關性:
篩骨骨折約占顱面骨折的40%(《創傷外科年鑒》2019),可能引發腦脊液鼻漏或嗅覺喪失。篩窦炎作為鼻窦炎常見類型,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鼻内鏡手術中需特别注意篩闆厚度僅0.1-0.3毫米,操作不當易導緻腦膜損傷。
主要參考來源: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解剖學術語庫(MedlinePlus)、第42版《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HNS)臨床指南。
“Ethmoid”是一個解剖學術語,在英語中既作形容詞也作名詞使用,具體含義如下:
篩骨位于顱腔前部,具體位置在眼眶之間、鼻腔頂部,是顱腔與鼻腔的分界骨。其結構特點包括: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詞典及醫學資料,若需更專業内容(如手術細節),建議查閱醫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