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thets是什麼意思,epithet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類别
GRE
常用詞典
(通常指在褒貶人時使用的)修飾詞
例句
Racial epithets were scrawled on the walls.
牆上塗寫着一些帶有種族歧視的稱謂。
He cursed me, using a lot of rude epithets.
他用上許多粗魯的修飾詞來詛咒我。
They tagged to our name various abusive epithets.
他們把各種辱罵性的稱號[名稱]加在我們名字上。
His epithets include Father of all creatures, Bull, King.
描述他的詞語有,萬物之父,公牛和國王。
Not only words and epithets fossilise, whole situations can fossilise too.
不僅詞和形容詞封存,整個情況可以封存了。
常用搭配
transferred epithet
轉移修飾語;轉類形容詞
專業解析
epithets(名詞,單數形式為 epithet)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附加于某人或某物名稱之上或用來替代名稱的描述性詞語或短語,用以表達某種特征、屬性或評價。其用法和内涵可根據語境顯著變化:
-
描述性修飾語(中性/褒義):
- 這是最基礎的含義。指一個形容詞或描述性短語,用于突出某人或某物的顯著特征或品質,常與名稱連用或作為其别稱。
- 例子: “亞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中的 “the Great” 就是一個 epithet,強調其卓越的軍事成就。在荷馬史詩中,阿基裡斯常被稱為 “捷足的阿基裡斯 (swift-footed Achilles)”,黎明被稱為 “玫瑰色手指的黎明 (rosy-fingered dawn)”,這些固定的描述性短語都是典型的 epithet 。它們起到修飾和強調的作用。
-
稱號、别稱:
- Epithet 可以指代一個廣為人知的、替代真實姓名的稱號或綽號,這個稱號通常源于其最突出的特征。
- 例子: 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因其軍事勇猛被稱為 “獅心王理查 (Richard the Lionheart)”。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有時被稱為 “現代物理學之父”,這也是一種 epithet 。
-
貶損性、侮辱性稱謂(貶義):
- 這是 epithet 在現代英語中非常常見的用法,尤其指代那些帶有種族、民族、宗教、性别等歧視或侮辱性質的詞語或短語。
- 例子: 使用基于種族或族裔的蔑稱來稱呼他人,就是使用了種族诽謗 epithet (racial slur epithet) 。在激烈的争論中,人們有時會用貶義的 epithets 攻擊對方。
-
語言學與修辭學中的術語:
- 在更專業的語言學或修辭學領域,epithet 特指那些緊密伴隨名詞、用于描述其屬性的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如 “green pasture”, “dark night”),有時這種用法是固定或公式化的 。在邏輯學中,它可能指稱謂詞或限定性描述語。
總結關鍵點:
- 核心功能: 為名稱添加描述性或評價性信息。
- 情感色彩: 可以是中性、褒義(表示尊敬、贊美)或強烈的貶義(表示侮辱、歧視)。
- 形式: 可以是單個形容詞、短語,甚至是替代名稱的固定稱號。
- 應用場景: 廣泛存在于文學(尤其是史詩)、曆史人物稱號、日常語言(包括負面辱罵)以及專業學術讨論中。
權威來源參考:
- 牛津英語詞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OED): 作為曆史性英語詞典的權威,OED 提供了 epithet 詳盡的詞源、曆史演變和多重定義,是理解該詞深度含義的基石。 (鍊接:https://www.oed.com/ 需訂閱訪問具體詞條)
- 大英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其條目清晰區分了 epithet 在文學修辭中的傳統用法(如荷馬式修飾語)和現代更常見的貶損性用法。 (鍊接:https://www.britannica.com/art/epithet)
- 梅裡亞姆-韋伯斯特詞典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作為廣泛使用的權威詞典,其定義簡潔明了地涵蓋了描述性詞語、稱號和侮辱性稱謂三層含義。 (鍊接: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epithet)
-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在讨論邏輯學和語言哲學的條目中(如關于“描述語”或“稱謂詞”的部分),會涉及 epithet 在專業語境下的更精确含義。 (鍊接:https://plato.stanford.edu/ 需搜索相關條目如 “Descriptions”)
網絡擴展資料
Epithets(名詞,複數形式)源于希臘語,核心含義為“附加的、描述性的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具體解釋:
1.基本定義
- 稱號/綽號:指代人或事物的特征性稱呼,可能帶有褒貶色彩。例如:
- 種族歧視性稱謂(如提到的“racial epithets”)
- 曆史人物稱號(如“獅心王理查”中的“獅心王”)
- 修飾語:描述事物性質的詞語或短語,如“偉大的”“狡猾的”。
2.語言學與文學應用
-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一種修辭手法,将本應修飾甲事物的形容詞轉移至乙事物,例如“sleepless night”(無眠的夜晚),實際描述人的狀态而非夜晚。
- 口頭程式理論:在史詩研究中,epithet可能指代定中偏正結構短語,用于固定表達或韻律填充。
3.學術與科學場景
- 生物學命名:在物種學名中,epithet指“種加詞”,如“Homo sapiens”中的“sapiens”。
- 學術批評:可能作為帶有貶義的标籤,如“獨裁者”“戰争狂”等。
4.使用注意事項
- 語境敏感性:Epithets可能包含冒犯性内容(如涉及種族、性别),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 複數形式:複數“epithets”通常指多個修飾詞或貶義稱呼,例如詛咒語中的一連串辱罵性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專業領域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牛津詞典)或語言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