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dotization是什麼意思,epidotizati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地質] 綠簾石化
例句
The greenish color of the palaeo-oxidized sandstones mainly results from chloritization and epidotization related to oil and gas secondary reduction processes.
古氧化綠色砂岩主要由與油-氣二次還原作用有關的綠泥石化和綠簾石化造成。
專業解析
epidotization(綠簾石化)是地質學中一種重要的熱液蝕變或變質作用過程,指岩石(尤其是基性火成岩或變質岩)中的礦物(如長石、輝石、角閃石)在熱液流體或變質作用下被轉化為綠簾石族礦物(主要為綠簾石)的地球化學過程。該術語的核心在于強調礦物成分被綠簾石替代的轉化機制及其地質意義。
一、核心定義與礦物轉化
綠簾石化本質上是含鈣、鋁、鐵等元素的矽酸鹽礦物在富水熱液或變質流體作用下發生分解和重結晶的過程。典型反應涉及鈣長石(斜長石成分)或輝石類礦物在富 ( ce{CO2} )、( ce{H2O} ) 流體環境中生成綠簾石(化學式:( ce{Ca2(Al,Fe)^{3+}Al2O[SiO4]Si2O7} )),同時釋放二氧化矽或其他組分。例如:
$$
ce{3CaAl2Si2O8 + 2H+ -> Ca2Al3[Si2O7][SiO4]O(OH) + Ca^{2+} + Al2Si2O8(OH)4}
$$
(鈣長石 → 綠簾石 + 高嶺石)
二、形成條件與地質環境
- 溫壓範圍:主要發生于中低溫(200–400°C)和低至中壓環境,常見于:
- 熱液蝕變系統:如洋中脊熱液區、斑岩銅礦外圍或綠片岩相變質帶。
- 變質作用:低級區域變質岩(如綠片岩)中,綠簾石是标志性礦物。
- 流體成分:富 ( ce{H2O} )、( ce{CO2} )、( ce{Cl-} ) 的流體促進鐵鎂礦物蝕變,同時 ( ce{O2} ) 分壓控制鐵元素價态(( ce{Fe^{2+}} ) 氧化為 ( ce{Fe^{3+}} ) 利于綠簾石形成)。
三、地質意義與指示作用
- 成礦标志:綠簾石化常與金、銅礦床伴生,因其反映中低溫熱液活動,可作為找礦标志。
- 變質程度指示:在變質岩中,綠簾石的出現指示綠片岩相條件(溫度約300–450°C),其穩定性邊界是劃分變質帶的關鍵。
- 古流體記錄:綠簾石成分(如Fe/Al比值)可追溯古流體性質和岩石原岩成分。
四、共生礦物與蝕變組合
綠簾石化常與以下蝕變作用共生:
- 綠泥石化(( ce{Mg} )、( ce{Fe} ) 矽酸鹽蝕變)
- 鈉長石化(斜長石去鈣化)
- 碳酸鹽化(方解石或白雲石沉澱)
此類組合構成典型的“青磐岩化”(propylitic alteration),廣泛見于火山岩區熱液系統。
權威參考資料:
- Mindat礦物數據庫 - 綠簾石礦物頁(礦物學定義與化學性質)
- GeoScienceWorld - Reviews in Mineralogy Vol. 56 (2003)(綠簾石族成因與地球化學)
-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 Metamorphic Geology (2019)(變質相與綠簾石穩定性)
- USGS礦床手冊 -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Systems (2021)(蝕變類型與礦産勘查應用)
網絡擴展資料
Epidotization 是一個地質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發音與詞性
- 發音:英式音标為 [epɪdəʊtaɪ'zeɪʃən],美式音标為 [epɪdoʊtaɪ'zeɪʃən]。
- 詞性:名詞,指一種地質作用過程。
2.定義
- 指岩石在變質或熱液活動過程中,原有礦物(如長石、輝石等)通過化學反應轉化為綠簾石(epidote) 的作用。
- 這一過程通常與中低溫變質環境或熱液蝕變相關,常見于火成岩或變質岩中。
3.詞源與構成
- 由礦物名epidote(綠簾石) 和後綴-ization(表示“化”或作用過程) 組成,字面意為“綠簾石化”。
4.地質學意義
- 綠簾石化是岩石蝕變的重要标志,可指示特定物理化學條件(如溫度、壓力、流體成分)。
- 例如,在熱液礦床或區域變質帶中,綠簾石化常伴隨其他蝕變礦物(如綠泥石、鈉長石)出現。
5.補充說明
- 該術語屬于專業詞彙,常見于地質學文獻或礦物學研究中。若需具體案例或更詳細的地質機制,建議參考專業教材或地質調查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