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詩
Leviathan is to prose what Milton's Paradise Lost is to epic poetry.
利維坦之于散文,就像彌爾頓的失樂園之于史詩。
Form as a sort of genre, including epic poetry, tragedy and fiction.
形式是作為史詩、悲劇、小說的體裁和以心靈與世界大小關系界定的類型。
Now in these two books we've seen Milton dig up and discard just about the entire tradition of epic poetry.
現在在我們看到的兩冊書中彌爾頓,挖出并丢棄了所有史詩的傳統。
Poetry includes epic poetry, lyric poetry and drama poetry, whereas tragedy belongs to the drama poetry.
詩包括史詩、抒情詩和戲劇詩,悲劇屬于戲劇詩。
Reconstructing the Mycenaean age is possible through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and through epic poetry (Homer).
重構邁錫尼時代是可能通過的考古證據,并通過史詩(荷馬)。
|epos;史詩
史詩詩歌(Epic Poetry)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叙事性詩歌體裁,其核心特征是通過宏大的篇幅、莊嚴的語言和英雄主義主題,記錄某個文化群體或民族的重要曆史事件、神話傳說與集體價值觀。該體裁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并在荷馬創作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達到藝術巅峰。
從文學結構分析,史詩詩歌包含三大核心要素:
現存最完整的史詩案例當屬維吉爾《埃涅阿斯紀》,該作品不僅繼承荷馬史詩的六音步格律,更通過特洛伊英雄建立羅馬的神話叙事,确立國家意識形态的文學表達範式。現代研究者普遍認為,史詩詩歌的文化功能已演化為民族認同的象征載體,這在19世紀芬蘭《卡勒瓦拉》的編撰過程中得到充分印證(參考:芬蘭文學協會檔案庫)。
Epic poetry(史詩)是西方文學傳統中的重要體裁,指以宏大叙事為核心的詩歌形式。其核心特征和定義可歸納如下:
Epic poetry指通過詩歌形式講述英雄壯舉或重大曆史事件的叙事作品,具有宏大的時空跨度。英語中"epic"源自希臘語"epos",意為"故事"或"詩歌",常與民族文化的集體記憶相關。
宏大叙事
以英雄人物為核心,描繪戰争、冒險等重大事件,如《伊利亞特》中的特洛伊戰争。場景跨越多個地域甚至超自然領域,如《奧德賽》的十年海上漂泊。
文體結構
采用莊嚴的詩歌語言,常見六步格(hexameter)等固定韻律。篇幅較長,如《失樂園》共12卷、萬餘行。
文化意義
常承載民族起源或宗教信仰,如《吉爾伽美什史詩》反映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貝奧武夫》體現盎格魯-撒克遜傳統。
當代語境中,"epic"可形容任何具有史詩特質的創作,如托爾金《魔戒》被稱為現代奇幻史詩。該詞也衍生出形容詞用法,表示"壯麗的"或"艱苦卓絕的"(如an epic journey)。
注:關于服飾品牌"EPIC POETRY"的信息(-3)與文學術語無直接關聯,此處不作展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