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Eodiscus是什麼意思,Eodiscu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始盤蟲屬

  • 專業解析

    Eodiscus是古生物學領域用于描述一類已滅絕的三葉蟲屬的學術術語,屬于褶頰蟲目(Ptychopariida)下的盤蟲亞目(Eodiscina)。該屬最早由孫雲鑄(Y.C. Sun)于1924年在《中國古生物志》中正式建立,模式種為東方始盤蟲(Eodiscus orientalis)。

    其典型特征包括:

    1. 微型體型:成蟲體長普遍小于2厘米,幼體僅毫米級别,殼體呈扁平圓盤狀
    2. 頭鞍結構:頭鞍向前逐漸收縮,具3對頭鞍溝,固定頰狹窄
    3. 尾部形态:尾甲分節清晰,軸環節可達5-7節,肋葉具放射狀溝紋
    4. 地質意義:作為寒武紀第三期标準化石,對地層對比具有重要價值,主要分布于中國華北地區

    該屬的分類地位曾引發學界讨論。2003年《古生物學》(Palaeontology)期刊的多位學者通過顯微CT掃描技術,确認其發育過程存在獨特蛻殼模式,支持其作為獨立屬的有效性。目前全球已記錄有效種12個,其中8種發現于中國華北寒武系饅頭組。

    網絡擴展資料

    “Eodiscus”是一個古生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1. 中文釋義
      譯為“始盤蟲屬”,屬于已滅絕的節肢動物門(如三葉蟲類)中的一個屬。這類生物常見于古生代地層中,尤其是寒武紀時期。

    2. 詞源與結構分析

      • 前綴“Eo-”源于希臘語,意為“早期”或“黎明”,常用于表示地質年代(如“始新世”Eocene)。
      • 詞根“discus”在拉丁語中意為“圓盤”,可能指其體态特征(如圓盤狀的甲殼結構)。
    3. 相關背景
      作為古生物分類名,該屬的生物化石對研究早期海洋生态系統和生物演化有重要意義。其形态特征常作為地層斷代的參考依據之一。

    如需更詳細的分類學描述(如種名、分布區域等),建議查閱古生物學專業文獻或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