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ntərəʊ'kɒkəs/ 美:/'ˌentəroʊˈkɑːkəs/
複數 enterococcocci
n. [基醫] 腸球菌
The objective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terococcus faecium granules.
目的是觀察屎腸球菌顆粒的療效。
Computer artwork of Enterococcus faecalis bacteria.
糞腸球菌的電腦繪圖。
Part of Enterococcus strains resistant to vancomycin.
腸球菌中部分菌株耐萬古黴素。
Enterococcus was the natural flora comes from enteron of silkworm.
腸球菌是家蠶消化道中的一種正常菌群。
No vancomyc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or Enterococcus was detected.
未發現耐萬古黴素的葡萄球菌和腸球菌。
腸球菌(Enterococcus)是一類革蘭氏陽性、兼性厭氧的乳酸菌屬細菌,廣泛存在于人類和動物的腸道、生殖道及自然環境中。該屬細菌最初被歸類為鍊球菌屬,後因獨特的生理和遺傳特征被獨立劃分。其名稱源自希臘語“entero”(意為“腸道”)和“coccus”(意為“球狀”),直接反映了其典型的栖息地和形态特征。
從微生物學特性看,腸球菌具有過氧化氫酶陰性、耐鹽(可在6.5% NaCl環境中生長)和耐膽汁等特點。根據《伯傑氏系統細菌學手冊》的分類标準,腸球菌屬包含超過50個物種,其中糞腸球菌(E. faecalis)和尿腸球菌(E. faecium)是人類感染中最常見的緻病菌種。
在醫學領域,腸球菌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作為腸道正常菌群參與維生素合成和免疫調節,另一方面可能引發尿路感染、菌血症和心内膜炎等機會性感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腸球菌對萬古黴素等抗生素的耐藥性(VRE)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挑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腸球菌菌株被用于益生菌制劑,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此類應用需經過嚴格的安全評估。
Enterococcus(腸球菌) 是革蘭氏陽性球菌,屬于厚壁菌門(Firmicutes)的乳酸菌屬,常見于人類和動物的腸道、土壤及水體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特征
醫學意義
環境與健康應用
其他名稱
中文又稱“腸道球菌”“乳酸球菌”,日語中寫作“腸球菌”(ちょうきゅうきん)。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菌種(如産蛋白腸球菌 E. proteiformis),可參考微生物學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