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内感受的
enteroceptive(内感受性)是生理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的重要術語,特指人體對内髒器官狀态變化的感知能力。該詞由拉丁詞根"entero-"(意為"腸道""内髒)和"ceptive"(感知)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内髒感知"。
根據《生理學評論》2023年刊載的綜述研究,内感受系統通過迷走神經将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内髒器官的機械、化學信號傳遞至孤束核,最終整合至島葉皮層形成主觀感受。這種感知機制對維持體内平衡具有關鍵作用,例如能觸發飽腹感信號(《自然·神經科學》2022年研究),調節情緒狀态(《細胞報告》2024年實證研究)。
在臨床應用層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2025年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内感受異常與腸易激綜合征、焦慮症等疾病存在顯著相關性。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證實,腸腦軸的内感受通路紊亂會導緻痛覺過敏和情緒調節障礙。這一發現為開發新型神經調節療法提供了理論依據。
“Enteroceptive”是一個由詞根組合形成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可通過構詞法解析并結合相關領域知識解釋:
詞根分解
綜合定義
組合後,“enteroceptive”通常指與内髒或腸道内部感知相關的生理過程,常用于描述身體對内部器官狀态(如饑餓、飽脹、内髒疼痛)的感知能力。
使用場景
該詞屬于醫學、生理學或心理學領域的專業術語,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專業解釋,可提供具體語境或查閱相關學科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