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ɪmˈplɔɪmənt reɪt/
就業率;雇用率;人力資源新進率
The low employment rate is depressing.
這麼低的就業率令人沮喪。
The country has the EU's lowest employment rate, at 55%.
該國55%的就業率是歐盟最低的。
Poland's employment rate is low (especially among older workers).
波蘭就業率很低(特别是老齡工人)。
In recent years, an employment rate of graduates has remained at more than 92%.
近幾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Hispanics have long boasted a higher employment rate than American whites and blacks.
西裔一直為擁有較美國白人和黑人更高的就業率而感到自豪。
|employment status;就業率;雇用率;人力資源新進率
就業率(Employment Rate)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勞動力市場狀況的核心經濟指标,通常指特定年齡範圍内有工作的人口占該群體總人數的百分比。其計算方式因統計标準而異,例如國際勞工組織(ILO)定義為“就業人口占勞動年齡人口(通常為15-64歲)的比例”,而中國國家統計局則采用“就業人數占16周歲以上勞動人口總量的比率”。
統計口徑差異
多數發達國家采用ILO标準,将就業人口定義為“每周從事有償工作至少1小時的人群”。中國的統計口徑包含城鎮登記失業率調查和農村勞動力監測,2023年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标值為5.5%左右(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經濟健康晴雨表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高就業率通常對應消費市場活躍與經濟增長,例如德國2024年第一季度就業率達75.9%,創曆史新高(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該指标被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納入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作為評估成員國經濟複蘇質量的關鍵參數。例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将4%的失業率(對應96%的就業率)視為充分就業基準(來源:美國勞工部)。
由于未搜索到相關網頁内容,我将基于現有知識庫為您解釋“employment rate”的含義:
employment rate(就業率)是經濟學中衡量勞動力市場狀況的核心指标,通常指某一地區適齡勞動人口中實際就業者的比例。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 text{就業率} = frac{text{就業人口}}{text{勞動年齡人口}} times 100% $$
或另一種常見計算方式: $$ text{就業率} = frac{text{就業人數}}{text{勞動力總數(就業+失業)}} times 100% $$
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某國有勞動年齡人口1億人,其中就業8000萬,失業500萬,則按第二種公式計算就業率為8000/(8000+500)=94.1%。
該指标受經濟周期、産業結構、教育水平等多重因素影響,是各國央行制定貨币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如需獲取具體國家/地區的實時數據,建議查詢當地統計局官網。
one way or anotherarterydouble-glazed panelestrangedopinionatedpandemicbudgetedfilesystemfiltleakingmarvelingpardpolentaballoon angioplastybipartite graphfemoral veinin commandlegal fictionmacro fileresonant tankurea peroxideanemorumbometerdecerebrationdeiformDiplacanthidaeembouchureextensionalityeyeshadehexaldehydeisoal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