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emɪ'sɪvətɪ/ 美:/'ˌeməˈsɪvəti/
n. [物] 發射率;輻射系數
Emissiv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radiometry.
比輻射率是輻射度學中的重要參量。
This is the emissivity value of the reference object.
這是引用對象的輻射率值。
A new method of measuring target wideband emissivity is presented.
提出了一種新的測量發射率的方法。
Coating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reduced optical reflectivity or emissivity.
專門設計用來降低光學反射或輻射的塗料。
The use of metallised fabrics is sometime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emissivity of a fabric.
不時地有人建議采用鍍有金屬膜的織物以減少織物的發射率。
surface emissivity
表面發射率,表面發射系數
n.|emittance;[物]發射率;輻射系數
發射率(Emissivity)是熱力學中描述物體表面輻射能力的關鍵參數,定義為實際物體在特定溫度下的輻射能量與同溫度下理想黑體輻射能量的比值。其數值範圍為0到1,數值越接近1,表明物體表面輻射效率越高。
根據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表述,發射率的核心價值體現在能量傳遞研究中,例如:
在工程應用中,國際傳熱學界權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指出,發射率參數直接影響紅外測溫精度(誤差可超20%)、建築節能材料選擇(低發射率玻璃可降低30%熱損失)以及航天器熱控系統設計(通過特殊塗層調控熱輻射)。材料科學手冊《CRC Handbook of Thermal Engineering》進一步強調,該參數是計算斯蒂芬-玻爾茲曼定律($$ P = epsilon sigma T $$)時不可或缺的修正因子。
emissivity(發射率)是描述物體表面熱輻射能力的物理量,表示該物體在相同溫度下與理想黑體的輻射效率之比。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emissivity(ε)指物體表面輻射出的能量與同溫度下黑體(理想輻射體)輻射能量的比值。其數學表達式為:
$$
epsilon = frac{E}{E_b}
$$
其中,(E)為物體的輻射出射度,(E_b)為黑體的輻射出射度。
取值範圍
emissivity介于0到1之間。黑體的ε=1,完全反射體(如理想鏡面)ε=0。常見材料的發射率:金屬表面較低(如鋁約0.05),非金屬(如陶瓷、瀝青)較高(0.8-0.95)。
在光學領域,emissivity還與物體表觀亮度相關,稱為“輻射率”(radiance)。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場景選擇測量方法(如窄帶與寬帶發射率的推算)。
如需更專業的工程計算或學術定義,可參考熱力學或材料科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