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positivity是什麼意思,electropositivity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陽電性
例句
The bigg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electropositivity and electronegativity of the materials that make up a battery's electrodes, the bigger the voltage it can deliver.
組成電池兩級的物質的正負電荷差越大,他們發生化學反應時産生的電伏數越大。
專業解析
Electropositivity(正電性)是指化學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正離子)的傾向強弱。它與電負性(Electronegativity) 概念相對,後者描述元素獲得電子的傾向。
核心概念解析
- 本質: 衡量元素作為還原劑的能力,即提供電子的能力。電正性越強的元素,越容易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
- 與電負性的關系: 電正性和電負性是互補的概念。一個元素的電正性高,其電負性必然低,反之亦然。兩者共同描述了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行為。
- 周期表規律:
- 同周期(從左到右): 電正性減弱。隨着原子序數增加,原子核電荷增加,原子半徑減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增強,導緻失去電子越來越困難。例如,在第三周期中,鈉 (Na) 的電正性遠高于氯 (Cl)。
- 同族(從上到下): 電正性增強。隨着原子序數增加,原子半徑顯著增大,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力減弱,導緻失去電子越來越容易。例如,在堿金屬族中,铯 (Cs) 的電正性強于鈉 (Na)。
- 典型高電正性元素: 主要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特别是:
- 堿金屬(第1族): 锂 (Li)、鈉 (Na)、鉀 (K)、铷 (Rb)、铯 (Cs) - 電正性極高,極易失去一個電子形成+1價離子。
- 堿土金屬(第2族): 铍 (Be)、鎂 (Mg)、鈣 (Ca)、锶 (Sr)、鋇 (Ba) - 電正性高,易失去兩個電子形成+2價離子。
- 應用與意義:
- 預測反應性: 電正性強的金屬(如鉀、鈉)與水或酸反應劇烈,釋放氫氣;電正性弱的金屬(如金、鉑)則非常惰性。
- 理解成鍵性質: 在離子化合物中,通常是電正性強的金屬元素(提供電子)與電負性強的非金屬元素(接受電子)結合。
- 電化學: 在電池或電解中,電正性更強的金屬更容易被氧化(失去電子成為陽極)。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electropositivity"的詳細解釋如下:
定義與發音
該詞表示物質(尤其是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電子、呈現正電荷的特性,中文譯為陽電性或正電性。其音标為:
- 英式發音:[ˌelektrəʊpɒzəˈtɪvɪti]
- 美式發音:[ˌelektroʊpɑːzəˈtɪvɪti]
詞源解析
由前綴"electro-"(電的,源自希臘語"ēlektron")和"positivity"(正性)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電的正性"(參考對"electro"的解析)。
相關概念
- 反義詞:電負性(electronegativity),指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
- 應用場景:常用于描述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例如鈉、鉀等堿金屬因高陽電性易形成陽離子。
注意:該術語在學術文獻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的表達為"metallic character"(金屬性)或直接描述元素的電子得失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