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phorus是什麼意思,electrophoru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electrophorus英标
英:/',ɪlek'trɒfərəs; el-/ 美:/'ɪlekˈtrɑːfərəs/
詞性
複數 electrophori
常用詞典
n. 電氣盆;[電] 起電盤
例句
Any of various devices, including the electrophorus, the Wimshurst machine, and especially the Van DE Graaff generator, that generate high voltages by accumulating large quantities of electric charge.
通過積累大量電荷産生強電壓的多種裝置,包括起電盤,文茲荷斯特靜電産生器,尤指範德·格拉夫發電機。
專業解析
Electrophorus(起電盤) 是一種用于産生和儲存靜電荷的早期靜電發生裝置。它由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曆山德羅·伏打(Alessandro Volta)于1775年發明,在靜電學的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
基本結構與組成:
- 起電盤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 絕緣盤(Dielectric Plate):通常由硬橡膠、樹脂或蠟等絕緣材料制成。使用前需通過摩擦(例如用毛皮)使其表面帶上負電荷(或正電荷,取決于摩擦材料)。
- 金屬導體闆(Conductor Plate):通常為黃銅或錫制,帶有絕緣手柄。其尺寸略小于絕緣盤,可以方便地放置在絕緣盤上或移開。
-
工作原理(基于靜電感應):
- 當預先帶負電的絕緣盤準備就緒後,操作者手持絕緣手柄,将金屬闆平放在絕緣盤上。
- 由于靜電感應,絕緣盤上的負電荷會排斥金屬闆底部的自由電子,使其聚集到金屬闆頂部(遠離絕緣盤的一側),而金屬闆底部則感應出正電荷。
- 此時,雖然金屬闆整體仍呈電中性,但其頂部帶負電,底部帶正電。
- 操作者用手指短暫觸碰金屬闆頂部(接地),頂部聚集的負電荷會通過人體導入大地(放電),金屬闆上僅剩下感應出的正電荷。
- 移開手指後,再用絕緣手柄将金屬闆從絕緣盤上提起。此時,金屬闆就攜帶了淨正電荷,成為一個獨立的帶電體,可用于進行靜電實驗(如産生電火花、使驗電器帶電等)。
- 關鍵點在于,絕緣盤上的原始電荷(如負電荷)在操作過程中并未被帶走或明顯減少,因此可以重複利用該絕緣盤,多次對金屬闆進行充電。這使得起電盤比單純依靠摩擦起電的設備效率更高。
-
曆史意義與作用:
- 伏打發明起電盤是為了解決摩擦起電效率低、電荷量有限的問題。它顯著提高了産生靜電的效率和便捷性。
- 起電盤是早期研究靜電現象(如電荷吸引與排斥、靜電感應、電容概念雛形)的核心實驗儀器。
- 它為後續更複雜的靜電發生裝置(如感應起電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 伏打本人也利用起電盤進行了一系列重要實驗,這些實驗對他後來發明伏打電堆(最早的化學電池)提供了經驗和啟發。
-
應用(曆史與現代):
- 曆史應用:主要用于18-19世紀的物理教學和演示,向學生展示靜電現象(如使物體帶電、産生電火花、驅動簡易電動機模型等)。它是當時實驗室的标準設備。
- 現代應用:作為基礎物理教學中的經典實驗裝置,用于直觀地演示靜電感應和電荷分離的原理。雖然已被更現代的設備取代,但在科學史教育和特定演示實驗中仍有使用價值。
Electrophorus(起電盤)是伏打發明的、基于靜電感應原理工作的靜電發生裝置。它利用預先帶電的絕緣盤,通過接地和分離金屬闆的操作步驟,能夠高效、可重複地使金屬導體闆帶上靜電荷。這一發明極大地推動了早期靜電學的研究和教學,并在科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lessandro Volta Biography & Electrophorus Description
- Science Museum Group (UK) Collection: Electrophorus Object Description & Function
- Nobel Prize Educational: Alessandro Volta and the Birth of Electrodynamics
- The Physics Classroom: Static Electricity and Historical Devices (Educational Resource)
網絡擴展資料
electrophorus 是一個物理學術語,指一種用于産生靜電荷的裝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詞性
- 名詞,複數形式為 electrophori。
- 中文譯為“起電盤”或“電氣盆”,是一種通過摩擦生電原理反複産生靜電荷的簡單靜電發生器。
2.詞源與構成
- 源自希臘語詞根 electro-(電)和 -phorus(攜帶者),字面含義為“電荷攜帶裝置”。
3.發明與曆史背景
- 由意大利物理學家亞曆山德羅·伏打(Alessandro Volta)于18世紀發明,是早期研究靜電的重要工具。
4.工作原理與應用
- 通過摩擦帶電的絕緣材料(如硬橡膠闆)與金屬盤接觸,利用靜電感應原理分離電荷,從而持續産生靜電荷。
- 常用于物理教學實驗,演示靜電現象。
5.發音與詞形
- 英式音标:/ɪlekˈtrɒfərəs/
- 美式音标:/ɪlekˈtrɑːfərəs/。
補充說明:
-8雖涉及詞根 electro-,但未直接關聯 electrophorus 的釋義,因此未納入核心解釋。如需進一步了解靜電實驗原理,可參考物理教材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