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lætəraɪt/ 美:/'ɪ'lætəraɪt/
n. [材] 彈性瀝青;礦質橡膠
n.|dopplerite/zittavite;[材]彈性瀝青;礦質橡膠
Elaterite 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礦物瀝青,屬于地瀝青(bitumen)的一種亞類。它本質上是一種堅硬的、高粘度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物,主要由高分子量的瀝青質(asphaltenes)和樹脂質(resins)組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特性: Elaterite 是一種固态或半固态的天然烴類物質。它最顯著的特征是其高延展性和彈性。在室溫下,它通常呈現為黑色或深棕色的塊狀物,質地脆硬,但稍微加熱或在長時間施加壓力下會軟化并表現出顯著的塑性變形能力,甚至可以被拉長。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二硫化碳、氯仿、苯、松節油等有機溶劑。其硬度較低(莫氏硬度約1-2),密度略大于水(約1.05-1.10 g/cm³)。其名稱“elaterite”源自希臘語“elater”,意為“驅動器”或“彈射器”,可能與其彈性有關 。
2. 地質成因與産出: Elaterite 形成于沉積岩層中,特别是在富含有機質的頁岩或石灰岩的裂縫和孔隙裡。它被認為是石油在地質曆史時期經曆天然蒸發、氧化和聚合作用後的殘留産物。這種作用導緻輕質組分揮發或生物降解,留下了重質、高粘度的殘餘物。因此,它常與石油礦床或油頁岩礦床相伴生。著名的産地包括英國的坎布裡亞郡(Cumberland)和約克郡(Yorkshire),以及加拿大的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等地。
3. 成分與分類: 在化學成分上,elaterite 主要由碳和氫組成,含有少量的硫、氮、氧以及微量的金屬元素。它屬于地瀝青大類,更具體地說,常被歸類為彈性瀝青(elastic bitumen) 或礦物橡膠(mineral rubber)。它與另一種相似的礦物wurtzilite 關系密切,有時難以區分,但 wurtzilite 通常被認為更具彈性和韌性。Elaterite 也被視為albertite(一種硬脆瀝青)的彈性變種。
4. 應用與意義: 曆史上,elaterite 因其獨特的彈性曾被探索用于制造絕緣材料、防水塗料或橡膠替代品。然而,由于其天然儲量稀少、性質不穩定(易受溫度和氧化影響)以及合成材料的興起,它作為工業原料的實際應用非常有限。如今,elaterite 主要具有礦物學和地質學上的研究價值,作為研究石油烴類在地表或近地表條件下經曆次生變化(如生物降解、氧化)的典型實例,有助于理解石油的演化過程和油氣藏的保存條件。
參考資料:
"elaterite" 是一個地質學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需注意與拼寫相近的laterite(紅土/鐵礬土)區分:後者是熱帶地區因岩石風化形成的紅色土壤,含鐵鋁氧化物(),兩者在成分和用途上完全不同。
主要用于早期工業材料(如防水塗料或絕緣材料),現代應用較少。其彈性特性曾引起礦物學研究的興趣。
若需進一步了解地質學術語或相關礦物分類,建議參考地質學專業詞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