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鐵方硼石
"eisenstassfurtite"(或拼寫為eisenstassfurite)是一個礦物學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該詞對應的中文譯名為鐵方硼石,屬于硼酸鹽礦物類别。其法語詞性為陰性名詞(标記為f.),常見于地質學文獻中。
單詞由德語元素構成:
作為方硼石(Boracite)的含鐵變種,其化學組成可能與鎂方硼石類似,但鎂元素被鐵替代。典型方硼石的化學式為: $$ Mg_3B7O{13}Cl $$ 含鐵變種可能呈現不同晶體形态和物理性質。
不同文獻中該詞存在拼寫差異(如eisenstassfurite/eisenstassfurtite),可能與翻譯版本或礦物亞種細分有關。建議在專業文獻中使用時,通過化學式或晶體結構參數進行确認。
如需更詳細的物理性質參數或礦床分布信息,建議查詢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數據庫或地質調查專業報告。
詞性: 名詞
發音: [ˌaɪzənstaˈsfʊəraɪt]
定義: 一種稀有的礦物質,化學式為Fe2 Fe3 2(PO4)2(OH)2·8H2O,是一種黃色、棕色或灰色的硬度較低的礦物質。
用法: 由于其罕見性和特殊性質,eisenstassfurtite通常用于地質學和礦物學研究。
例句:
解釋: eisenstassfurtite是一種稀有的礦物質,由于其含有鐵和磷,因此在地質學和礦物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它的顔色通常是黃色、棕色或灰色,硬度較低,通常在2.5到3.5之間。
近義詞: 暫無
反義詞: 暫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