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寄生在另一有機體外表的)[生态][植] 外生植物;外寄生菌
ectophyte(外寄生植物)指一類生活在宿主生物體表或外部組織表面,通過吸器或附着器官獲取營養的寄生性植物或微生物。其核心特征是不侵入宿主内部組織,僅在表面生長繁殖。該術語主要用于植物病理學、寄生蟲學及微生物學領域。
寄生方式
ectophyte通過吸盤、吸器等結構附着于宿主(如植物莖葉、動物皮膚),直接吸收養分或水分。例如,菟絲子(Cuscuta)纏繞寄主植物莖幹,以吸器穿透表皮獲取營養 。
與endophyte的區别
ectophyte與endophyte(内寄生生物) 形成對比:後者在宿主内部組織(如根、莖)生長,而ectophyte僅定殖于表面。例如,引起白粉病的真菌(Erysiphe屬)在植物葉片表面形成菌絲層,屬于典型ectophyte 。
生态影響
定義ectophyte為"表面寄生生物",并描述其在病害傳播中的作用(第5版,Elsevier)[參考: 學術教材]。
明确區分ectophyte與endophyte的寄生模式 參考: APS Glossary(需訪問官網驗證鍊接有效性)。
提及皮膚寄生真菌屬于ectophyte範疇(第8版,Elsevier)[參考: 醫學文獻]。
注:以上内容綜合植物病理學、微生物學權威定義,引用來源為學界公認教材及專業機構術語庫,确保信息準确性。部分鍊接需訪問相關機構官網獲取完整資料。
ectophyte是一個生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可以通過以下五個要點綜合解釋:
基本定義
指生長在另一生物體表面的植物,通常與宿主形成共生或寄生關系。例如地衣附着在樹皮表面,或某些藻類依附于動物體表。
詞源與結構
該詞由希臘語詞根構成:
與相關術語對比
法語語境擴展
在法語詞典中,ectophyte被解釋為“寄生”,這反映了其寄生特性,但需注意英語定義更強調物理位置(外部)而非營養方式。
應用領域
常見于植物病理學、生态學研究,用于描述生物間的表生互作關系,尤其在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分析中具有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