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earth crust是什麼意思,earth crust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地質] 地殼

  • 例句

  • Then for a dwelling place, far 'neath the earth crust.

    那麼對于居住的地方,遠在地殼之下。

  • Rhenium is an element which is extremely dispersed in earth crust.

    铼是地殼中一種極度分散的元素。

  • Structural movement of earth crust from north to south cause the riverway move from north to south.

    自北向南的構造掀斜運動造成了河道自北向南移的特點。

  • Kurile Lake was formed 8300-8400 years ago by a large volcanic explosion and a collapse of the Earth crust.

    庫頁湖形成于8300—8400年前的一次大型火山噴發與地殼下陷。

  • The microbehaviour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a borehole is engendered by stress changes in the earth crust.

    井孔地下水位微動态是地殼附加應力作用下形成的。

  • 同義詞

  • |earth's crust/earth shell;[地質]地殼

  • 專業解析

    地球地殼(Earth's Crust)是地球最外層的固态岩石層,平均厚度約5至70公裡,由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兩部分構成。大陸地殼主要由花崗岩等矽鋁質岩石組成,平均厚度30-50公裡;海洋地殼則以玄武岩等鐵鎂質岩石為主,平均厚度僅5-10公裡。

    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被稱為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莫霍面),該界面由地震波傳播速度突變被發現。根據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研究,地殼質量僅占地球總質量的0.5%,但卻是人類進行礦産開采、工程建設的主要活動層。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為氧(46.6%)、矽(27.7%)、鋁(8.1%)和鐵(5%)。闆塊構造理論指出,地殼由七大主要闆塊和多個次級闆塊構成,這些闆塊的相互作用直接引發地震、火山等地質活動。

    網絡擴展資料

    “Earth crust”(地殼)是地球最外層的固态結構,覆蓋在地幔之上,是地球表面人類和生物生存的直接載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組成
      地殼主要由岩石構成,分為兩種類型:

      • 大陸地殼:較厚(平均30-50公裡),主要由密度較低的矽鋁質岩石(如花崗岩)組成,形成大陸和高山。
      • 海洋地殼:較薄(約5-10公裡),主要由密度較高的矽鎂質岩石(如玄武岩)構成,覆蓋海底。
    2. 厚度與溫度
      地殼厚度差異顯著,最厚處可達70公裡(如喜馬拉雅山脈下方),而海洋地殼最薄處僅約5公裡。溫度隨深度增加,平均每公裡升高約30°C,底部溫度可達400-700°C。

    3. 地質作用與重要性

      • 闆塊運動:地殼被分割為多個闆塊,其移動引發地震、火山活動和山脈形成(如環太平洋火山帶)。
      • 資源儲存:蘊含礦産(如鐵、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
      • 生命支持:與大氣、水圈相互作用,維持生态系統和氣候穩定。
    4. 與其他圈層的關系
      地殼與大氣圈(氣體交換)、水圈(水循環)和生物圈(養分循環)緊密關聯,共同構成地球表層系統。

    示例:海洋地殼因闆塊俯沖會逐漸消亡并再生(如大西洋中脊的新生地殼),而大陸地殼因密度低可長期存在,記錄地球數十億年的曆史。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