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毒死蜱(農藥名)
Dursban plus fipronil 48% EC provided excellent control efficacy of rice planthopper and leaf roller in field plot and demonstration trials.
田間小區和示範試驗結果表明,48%綠豐EC對稻飛虱和縱卷葉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This papers introduce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ursban. Three methods, chemical colored -reaction?TLC and GC /MS was compared.
簡要介紹毒絲本的理化性質,并比較了化學顯色法、TLC法和分析儀器的條件。
n.|chlorpyrifos/chorpyriphos;毒死蜱(農藥名)
Dursban(中文譯名“毒死蜱”)是一種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其有效成分為氯吡硫磷(Chlorpyrifos)。該化合物自1965年起由美國陶氏化學公司(現科迪華農業科技)研發,主要用于農業害蟲防治和家庭衛生害蟲控制。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化學特性與作用機制
Dursban通過抑制昆蟲神經系統中的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導緻神經遞質過度積累,使害蟲麻痹死亡。其脂溶性特點使其能滲透昆蟲表皮,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均有效。
主要應用領域
健康與環境風險
研究表明,Dursban代謝産物3,5,6-三氯吡啶酚可在人體内殘留,并與兒童神經發育遲緩、運動功能障礙相關(《兒科雜志》2011年研究)。2015年,美國環保署基于神經毒性風險,禁止居民區使用;2021年全面禁止食品作物施用。
國際監管動态
歐盟于2006年撤銷登記,中國農業農村部2023年宣布逐步淘汰毒死蜱制劑。目前全球130餘國限制或禁用該成分(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
Dursban 是毒死蜱(Chlorpyrifos)的英文商品名,屬于一種廣譜的有機磷酸酯類殺蟲劑,具有殺蟲、殺螨和殺線蟲的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化學性質與用途
Dursban 主要通過抑制害蟲的神經系統活動來發揮作用,常用于農業領域控制多種作物的葉面及地下害蟲,例如蚜蟲、螨類、線蟲等。其作用範圍廣泛,適用于棉花、玉米、果樹等作物。
商品名與關聯産品
曆史背景
毒死蜱于1965 年在美國首次登記使用,因高效性曾廣泛推廣,但近年來因其潛在的環境與健康風險,部分國家已限制或禁用。
注意事項
作為有機磷類化合物,毒死蜱需謹慎使用,過量接觸可能對人類和動物産生毒性。目前許多國家對其使用制定了嚴格的安全标準。
如需進一步了解毒死蜱的具體應用案例或毒理機制,可參考相關農藥研究文獻或農業安全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