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天] 星表
Durchmusterung(音譯“杜爾赫穆斯特龍”)是德語天文學術語,字面含義為“系統性巡天觀測”,指對特定天區恒星位置、星等及其他參數進行詳盡編目的科學工程。該詞由德語單詞"durch"(意為“通過”或“徹底”)和"Musterung"(意為“檢查”或“編目”)組合而成,最早應用于19世紀德國波恩天文台發起的“波恩巡天”(Bonner Durchmusterung,簡稱BD)項目。
在專業天文學領域,Durchmusterung特指采用标準化觀測方法的大規模恒星編目工作。以BD項目為例(1852-1859年),天文學家阿格蘭德團隊使用口徑7.8厘米折射望遠鏡,系統記錄了北天赤緯+90°至-2°範圍内324,198顆恒星的赤道坐标和視星等,精度達到0.1星等。後續擴展的“科爾多瓦巡天”(Cordoba Durchmusterung,1892年)将觀測範圍延伸至南天極區域,成為早期國際天文合作的重要範例。
現代天文學中,該術語延伸指代任何系統性巡天工程,如斯隆數字巡天(SDSS)對四分之一可見天區的多色測光觀測。這類數據集為恒星分類、銀河系結構研究提供基礎數據,例如蓋亞衛星(Gaia)的觀測數據繼承并擴展了傳統Durchmusterung的編目理念,已收錄超過18億天體的精确參數。
根據《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的學術定義,Durchmusterung的核心價值在于其系統性——通過統一儀器、統一标準實現全天空覆蓋,這種标準化數據采集模式奠定了現代天體測量學的基礎方法論。
“Durchmusterung”是一個源自德語的術語,主要在天文學領域使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星表或現代巡天項目,可參考天文學專業文獻或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