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白鉛鋁礦
"dundasite" 是一個礦物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dundasite 是一種含鉛和鋁的碳酸鹽礦物,中文通常譯為「白鉛鋁礦」。其法語對應名稱為「鉛石」,但英語領域更常用“白鉛鋁礦”這一譯法。
發音與詞性
該詞為名詞,英語音标為英式 [ˈduːndəsaɪt],美式 [ˈduːndəsaɪt]。
特性與用途
目前公開資料中未詳細描述其物理性質或工業用途。作為較冷門的礦物名稱,它可能主要用于地質學或礦物學領域的學術研究。
相關詞彙
在法語中,dundasite 與其他地質詞彙如 dunaire(沙丘的)、dune(沙丘)等并列出現,推測其命名可能與發現地或地質特征相關,但具體詞源信息尚不明确。
建議:如需更專業的礦物學信息(如化學成分、晶體結構等),可參考地質學專業詞典或學術文獻。
詞性: 名詞
發音: /ˈdʌndəˌsaɪt/
定義: Dundasite是一種含鈣碳酸鹽礦物,其化學式為CaAl(OH)_6(CO_3)(H_2O)_4。
用法: Dundasite可以用于地質學、礦物學和化學等領域的研究。
解釋: Dundasite是一種白色到黃褐色的小晶體狀礦物,常見于含氟的鋁酸鹽礦床中。它是一種稀有礦物,很少出現。在化學結構上,它由鈣、鋁、氫氧根、碳酸根和水分子組成。
例句: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