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ʌn/ 美:/'dʌn/
過去式 dunned 過去分詞 dunned 現在分詞 dunning
n. 讨債者;催促者
adj. 微暗的;暗褐色的
vt. 催讨
n. (Dun)人名;(英)鄧恩
There have been Dun parents come.
不斷有“讨債”的學生家長登門。
The origin of Dun Huang word and song word.
敦煌曲子詞與詞的起源。
Pls dun use that kind of word to catalyze us.
請不要用那種話來刺激我們。
Jiang Da Dun Lang how did the ground too come here?
蔣大郎怎地也來了這裡?
n.|hustler/hurrier;讨債者;催促者
adj.|darksome/dusky;微暗的;暗褐色的
“dun”在中文中主要有以下含義:
敦促/催促(動詞)
指反複要求對方行動,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左傳》中“使急子逆,使盜待諸莘,将殺之。壽子告之,使行,不可,曰:‘棄父之命,惡用子矣!’将及莘,壽子載其旌以先,盜殺之。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又殺之。”該場景中“敦促”行為隱含其中。
暗褐色(形容詞)
源自古代對馬匹毛色的描述,如《周禮·夏官》記載“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後引申為黃褐色調。現代常用于形容自然景物,如“dun色的山丘”。
拟聲詞
模拟低沉聲響,如《詩經·魯頌·駉》中“有駰有騢,有驔有魚”,漢代鄭玄注“驔”為“徒南反”,與“dun”音近,用于描述馬蹄聲。
姓氏與地名
作為罕見姓氏,《百家姓》未收錄,但在地方志如《山西通志》中有記載。地名則見于貴州省“敦寨鎮”等,源于古越語音譯。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的釋義,單詞dun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同義詞擴展,可參考牛津詞典或韋氏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