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水磷鈾鉛礦
杜蒙石(Dumontite) 是一種稀有的含水鈾磷酸鹽礦物。其詳細特征與意義如下:
杜蒙石是一種次生鈾礦物,化學式為Pb₂(UO₂)₃O₂(PO₄)₂·5H₂O。它主要由鉛(Pb)、鈾(U)、磷(P)、氧(O)和水分子組成,形成于鈾礦床的氧化帶中。其命名源自比利時地質學家André Hubert Dumont(1809–1857),以表彰他對地質學的貢獻。
杜蒙石形成于鈾礦床的近地表氧化環境,由原生鈾礦物(如瀝青鈾礦)經風化作用與水、磷酸鹽反應生成。典型産地包括:
作為鈾的次生礦物,杜蒙石是鈾礦化作用的指示标志,其存在可輔助勘探鈾資源。同時,因其含放射性元素,需謹慎處理并遵守礦物收藏的安全規範。
杜蒙石的晶體結構研究有助于理解鈾在自然環境中的遷移與固定機制,對核廢料地質處置研究具有參考價值。目前無工業應用,主要作為礦物學家和收藏家的研究标本。
來源參考:
"dumontite" 是一個法語礦物學術語,中文可譯為「磷鉛鈾礦」。該詞屬于地質學領域的專業詞彙,特指一種含鈾和鉛的磷酸鹽礦物,常見于鈾礦床的次生氧化帶中。
需要說明的是: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中僅提供了該詞的專業釋義,建議查閱《礦物學大辭典》或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數據庫獲取更詳盡的物理化學性質數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