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物] 藍晶石
disthene(藍晶石)是一種矽酸鹽礦物,化學式為Al₂SiO₅,與紅柱石、矽線石互為同質多象變體。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晶體結構與物理性質
disthene屬于三斜晶系,最顯著的特征是明顯的二硬性:其平行晶體延長方向的莫氏硬度為4.5,垂直方向則為6-7。這種差異源于晶體結構中鋁離子配位方式的不同(鍊狀結構導緻不同方向結合力強弱不一)。顔色通常為藍灰色、白色或綠色,玻璃光澤,解理完全。
命名由來
"disthene"源自希臘語"dis"(雙重)和"sthenos"(強度),直譯為"雙強度",直接指向其獨特的硬度各向異性。該名稱現已被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更規範的術語"kyanite"(藍晶石)取代,但地質文獻中仍可見曆史用法。
形成于中高壓變質環境,常見于區域變質岩(如片岩、片麻岩)中,與雲母、石榴石共生。主要分布在巴西、美國(弗吉尼亞州)、瑞士阿爾卑斯山區及印度等變質岩帶。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将其列為戰略性非金屬礦産,因其高溫穩定性對工業應用至關重要。
核心價值在于高溫耐火材料:
學術引用建議:
如需深入礦物學數據,可參考國際礦物學協會官網《Mineral Database》[IMA Database];工業應用标準詳見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C863标準。
“Disthene”是一個礦物學術語,是藍晶石(kyanite)的别稱,屬于矽酸鹽礦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Disthene源自希臘語“dis”(雙)和“sthenos”(力量),指其獨特的物理特性:在不同結晶方向上硬度顯著不同。平行于晶體延長方向的莫氏硬度為4.5,而垂直方向可達7,這種各向異性是其命名核心。
物理與化學特性
應用領域
因耐高溫和抗腐蝕性,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工業,高品質晶體可作寶石。其硬度差異在礦物鑒定中是關鍵特征。
若需進一步驗證或補充,建議查閱礦物學專業文獻或權威地質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