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ɪˈsentɪŋ/ 美:/'dɪˈsentɪŋ/
CET6,TOEFL,GRE,GMAT,SAT
adj. 不同意的(等于dissentient)
v. 不同意;持異議(dissent的ing形式)
The dissenting congregation staged a protest.
反對東正教義的會衆舉行了一場抗議活動。
The leaders of the organization ignored those dissenting voices.
該組織的領導人忽略了那些有異議的聲音。
Surprisingly, the motion has no dissenting vote.
令人吃驚的是,該議案表決竟沒有反對票。
Very few dissenting voices were heard on the right of the party.
在黨的右翼聽不到什麼不同的政見。
Ask yourself - could the dissenting opinion be right?
自問—分歧意見有沒有可能是正确的?
The dissenting justices listed 40 troubling questions.
持不同意見的法官列舉了40條頭疼的問題。
It does not acknowledge any dissenting opinion's right to existence.
它不許可有對存在的持任何異議的權利。
Harmony is too often achieved by the repression of dissenting views.
和諧也往往是通過對不同意見的壓制實現的。
dissent from
不贊同;與…意見不同
v.|disagreeing;不同意;持異議(dissent的ing形式)
"dissenting"是英語動詞"dissent"的現在分詞形式,指在正式或公開場合表達不同意見的行為。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該詞特指"對官方決定、主流觀點或多數人意見持反對立場"。在法律語境中,《元照英美法詞典》将其定義為"法官在判決中發表的異議意見,表明其與多數法官判決結論不同的立場"。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分析,《劍橋英語語法手冊》指出該詞常帶有正式讨論或制度性決策的語境特征,多用于議會表決、司法判決、學術争議等場景。美國最高法院曆史案例數據庫顯示,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異議意見往往成為未來法律變革的先導,如哈蘭大法官在Plessy v. Ferguson案中的異議最終促成了種族隔離制度的廢除。
在當代社會實踐中,《聯合國人權宣言》第19條強調,發表異議意見是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要求這種表達應當遵循法律規定的界限。該詞的使用需要注意語境,在正式文件中通常指經過深思熟慮的理性反對,而非簡單的情緒化分歧。
“dissenting”是動詞“dissent”的現在分詞形式,表示“持不同意見”或“反對多數觀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對主流觀點、決定或政策明确表達反對意見,強調立場上的分歧。例如:在會議中投反對票,或對判決提出異議。
詞源與構成
源自拉丁語“dissentre”(由“dis-”(分開)和“sentire”(感覺/思考)組成),字面意為“不同的感受或想法”。
常見使用場景
詞性擴展
注意點
例如:“The dissenting members argued for strict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持異議的成員主張更嚴格的環境法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