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心裂畸形,雙心
diplocardia是心髒解剖學中的專業術語,指心髒在胸腔内異常分裂成兩部分的現象。該詞源自希臘語“diplo-”(雙重)和“kardia”(心髒),最早由德國病理學家Ludwig Aschoff在20世紀初提出。這一罕見畸形通常與胚胎發育第5-6周時心管分離異常相關,可能伴隨房間隔缺損或大血管錯位等并發症。
根據《默克診療手冊》記載,diplocardia患者可能出現發绀、呼吸困難及心髒雜音等臨床表現,确診需依賴超聲心動圖和心髒MRI檢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約60%的病例需在嬰幼兒期進行手術矯正,主要術式包括心髒結構重建和血管吻合術。
值得注意的是,diplocardia需與鏡像右位心(dextrocardia)進行鑒别診斷,後者僅表現為心髒位置鏡像反轉,而非器官實質分裂。美國心髒協會建議,确診患者應定期接受心功能評估,以監測可能繼發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diplocardia”在現有權威醫學詞典和文獻中暫時沒有明确收錄。根據構詞法分析,這個詞可能由前綴“diplo-”(雙重)和“cardia”(心髒或贲門)組成,但需要特别注意:
詞根解析矛盾:
可能存在的混淆:
建議您檢查單詞拼寫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更精準地解答。當前可确認的“cardia”定義詳見新東方詞典和海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