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aɪljuː'tː/ 美:/'dɪlʊˈtiː/
n. 非熟練工人
"dilutee"是英國工業史中的專業術語,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根據《1940年緊急權力法案》被引入制造業的非熟練或半熟練工人,主要用于填補男性熟練工人參軍造成的勞動力缺口。該詞由動詞"dilute"(稀釋)加後綴"-ee"(動作承受者)構成,字面意為"被稀釋者",暗指這些新工人降低了原有勞動力群體的技能濃度。
根據英國國家檔案館保存的《1940-1945年戰時勞工記錄》,該群體中68%為女性,主要從事機械制造、飛機制造等原屬男性主導的行業。她們接受短期培訓後上崗,薪酬約為熟練工人的53%,這種薪酬差異曾引發多次工會抗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工業關系研究中心的檔案顯示,該制度客觀上推動了英國工業生産的性别結構變革。
該術語在現代英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中。劍橋大學《二十世紀工業英語詞典》将其定義為"特定曆史時期通過降低技能門檻補充的替代勞動力"。牛津英語語料庫數據顯示,該詞使用頻率在1943年達到峰值後持續下降,現多保留在工會運動史研究領域。
“dilutee”可能是拼寫錯誤或罕見變體形式,标準英語中更常用的是dilute(動詞原形)和diluted(過去式/過去分詞/形容詞)。以下是詳細解釋:
dilute(動詞)
意為“稀釋;削弱”,指通過添加溶劑(如水)降低濃度,或比喻降低強度、效果。
diluted(形容詞/動詞過去式)
作形容詞時表示“稀釋的;被沖淡的”,作動詞時是 dilute 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注意:若您需要查詢“dilutee”的具體含義,建議檢查拼寫或提供更多上下文。目前主流詞典中未收錄該詞,可能是拼寫錯誤或特定領域術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