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bothriocephaliasis是什麼意思,dibothriocephaliasi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裂頭縧蟲病
專業解析
dibothriocephaliasis(雙槽頭縧蟲病)是一種由闊節裂頭縧蟲(Diphyllobothrium latum)寄生在人體小腸引起的腸道寄生蟲病。該名稱源自縧蟲的形态特征:"di-"(雙)、"bothrion"(槽/溝)、"cephalus"(頭),意指蟲體頭部具有兩個用于吸附腸壁的吸槽。
病原體與傳播途徑
闊節裂頭縧蟲是已知最大的可感染人類的縧蟲,成蟲長度可達10米以上。其生命周期需兩個中間宿主:
- 第一中間宿主:淡水桡足類(如劍水蚤),攝入蟲卵後發育為原尾蚴。
- 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類(如鲑魚、鳟魚、梭魚),吞食感染性桡足類後,原尾蚴在其肌肉内發育為裂頭蚴。
人類感染主要通過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含裂頭蚴的魚類所緻。
臨床症狀
約80%感染者無症狀。典型症狀包括:
- 消化系統不適:腹痛、腹瀉、惡心、嘔吐。
- 機械性腸梗阻(罕見,因蟲體纏繞)。
- 維生素B12缺乏:縧蟲競争性消耗腸道維生素B12,可能導緻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發生率約2-9%),表現為乏力、舌炎和神經病變。
診斷與治療
- 診斷:糞便顯微鏡檢查可見特征性蟲卵(卵圓形,一端有卵蓋)或節片。
- 治療:一線藥物為吡喹酮(單劑5-10mg/kg口服),或氯硝柳胺(單劑2g口服),療效顯著。
流行病學與預防
- 高發地區:傳統流行于北歐、波羅的海沿岸、俄羅斯及北美五大湖區域。因生魚飲食文化(如壽司、腌魚)擴散,日本、南美等地病例增多。
- 預防措施:
- 避免生食淡水魚,烹饪需達56℃以上持續5分鐘。
- 冷凍處理:-20℃冷凍7天或-35℃冷凍15小時可殺滅裂頭蚴。
- 加強漁業衛生監管,阻斷蟲卵污染水源。
參考資料來源: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 裂頭縧蟲病專題頁面
https://www.cdc.gov/parasites/diphyllobothrium/index.html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 食源性寄生蟲病報告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foodborne-trematode-infections
- 《臨床感染病雜志》 - 縧蟲病藥物治療指南
https://academic.oup.com/cid/article/50/3/400/340436
- 歐洲臨床微生物與感染病學會 (ESCMID) - 寄生蟲病防控建議
https://www.escmid.org/research_projects/study_groups/parasitic_infections/
網絡擴展資料
dibothriocephaliasis 是一個醫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
定義與同義詞
- 該詞指代裂頭縧蟲病,是由某些裂頭縧蟲(如闊節裂頭縧蟲)寄生人體腸道引起的寄生蟲病。
- 其英文同義詞為diphyllobothriasis,兩者可互換使用。
-
病原體與傳播途徑
- 主要病原體為Diphyllobothrium latum(闊節裂頭縧蟲),通過食用未煮熟的含幼蟲的淡水魚或接觸污染水源傳播。
-
症狀與影響
- 感染後可能出現腹痛、腹瀉、體重減輕,嚴重時因縧蟲競争吸收維生素B₁₂導緻巨幼細胞性貧血。
-
診斷與治療
- 通過糞便檢測蟲卵或節片确診,常用驅蟲藥如吡喹酮或阿苯達唑治療。
如需更專業的醫學信息,建議參考權威寄生蟲學資料或臨床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