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elfɪniːn/ 美:/'ˈdelfənɪn; ˈdelfəˌniːn/
n. 翠雀甯;飛燕草堿
Delphinine(翠雀堿)是一種劇毒的二萜類生物堿,主要存在于毛茛科翠雀屬(Delphinium)植物中,尤其常見于高翠雀(Delphinium elatum)和飛燕草(Delphinium ajacis)的種子與根部。其化學式為C₃₃H₄₅NO₉,分子結構包含複雜的環狀系統,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作用。
從藥理學角度,delphinine可通過阻斷鈉離子通道影響神經信號傳導,導緻肌肉麻痹、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曆史上歐洲曾報道多起牲畜誤食含該物質的植物後中毒案例。現代研究顯示,其在極低濃度下可能具有抗心律失常特性,但治療窗口極窄,尚未進入臨床應用階段。
該化合物名稱源自拉丁文"delphinus"(海豚),因翠雀屬植物的花形似海豚。19世紀德國化學家首次從植物中分離出純品,相關毒理機制在《毒理學雜志》2018年刊載的研究中得到詳細闡述。
Delphinine 是一個化學和植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化學結構或毒性機制,建議查閱專業文獻或權威數據庫(如PubChem)。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