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deɪtlaɪn/ 美:/'ˈdeɪtˌlaɪn/
過去式 datelined 過去分詞 datelined 現在分詞 datelining
TOEFL
n. 國際日期變更線;報紙寫明的發稿日期及地址;新聞電頭
Bill: Let's hear all about it in Dateline USA.
比爾:讓我們來聽聽“美國報道”是如何談論這個問題的。
Why do you want to agree to have the dateline extended?
你幹嘛要答應把截止日延後呢?
On letterhead stationery, the dateline is simply made up of the date of writing.
在有擡頭的信裡,日期往往隻是很簡單地由寫信日期構成。
The stories of newsmen on the scene have been wrapped up under a Paris dateline.
在現場的記者們的報導已經綜合成一篇發自巴黎的電訊。
Then I saw the dateline — 1924. The letter had been written almost sixty years ago.
我發現日期是1924年,這封信居然是60多年前寫的。
dateline是英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術語,主要應用于新聞出版和地理學領域。根據《美聯社寫作風格指南》(AP Stylebook)的權威解釋,該詞在新聞語境中特指新聞報道開頭标注的日期和地點信息。例如路透社報道開頭的"BEIJING, July 30 (Reuters) —"即為典型dateline,包含發稿城市名和日期。
在地理學範疇,dateline指代國際日期變更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這條經度線由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确立,沿西經180度延伸,是劃分日曆日期的分界線。根據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說明,船舶或飛機穿越該線時需調整日期,例如向東跨越需減一天,向西則加一天。
該詞源起于19世紀中期的電報技術發展時期,新聞機構為标注消息時效性開始使用日期線标記。《牛津英語詞典》詞源考據顯示,"dateline"由"date"(日期)和"line"(行)組合構成,最初指電報傳輸中包含時間信息的代碼行。現代新聞實踐中,美聯社、路透社等通訊社仍嚴格遵循dateline使用規範,确保新聞要素的準确性。
“Dateline”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國際日期變更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
這是地球表面沿西經180°和東經180°附近的一條假想線(實際走向為避開陸地有所調整),用于區分兩個相鄰日曆日的界限。當穿越此線時,日期會增減一天。例如,從西向東跨越此線需将日期減一天,反之則加一天。
日期欄(新聞報道中的發稿信息)
在新聞或出版物中,指标注文章發布日期和地點的信息,通常位于标題下方。例如:“Dateline: New York, March 22, 2025”表示該内容于2025年3月22日在紐約發布。
如需進一步了解地理學或新聞學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權威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