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戲水者;業餘家;淺嘗者
The half-filled bottle sloshes; the full bottle remains still.; The dabbler in knowledge chatters away; the wise man stays silent.
一瓶子不響, 半瓶子晃蕩。
You dare say I am a dabbler!
你居然敢說我是半瓶醋!
He's not a dedicated musician but a dabbler.
他并不是專門的音樂家,隻不過是個業餘家。
He's not a dedicated musician, just a dabbler.
他并不是專門的音樂家,隻不過是個業馀愛好者。
I'm too serious to be a dilettante and too much a dabbler to be a professional.
作為一個業餘藝術愛好者我過于嚴肅認真了,而為一個專業人員我又太業餘了。
"dabbler" 是一個源自英語的常用名詞,指對某領域有淺嘗辄止興趣的人。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該詞最早出現于17世紀,由動詞"dabble"(意為"涉水"或"淺嘗")加後綴"-er"構成,比喻像水鳥輕點水面般不深入鑽研的行為。
在語言學層面,劍橋詞典将其定義為"對某一學科或活動感興趣但不嚴肅從事的人",常帶有"缺乏專業深度"的隱含意味。例如在學術場景中,可能形容那些頻繁更換研究課題卻未形成系統性成果的研究者。
該詞的近義表述包含"amateur"(強調非職業性)、"dilettante"(含更多貶義色彩),反義詞則為"expert"或"specialist"。根據《英語用法詞典》的辨析,相較于"hobbyist"側重興趣驅動的持續性,"dabbler"更突出嘗試的短暫性和表面性。
在心理學研究中,明尼蘇達大學2018年的行為分析報告指出,現代社會的"dabbler現象"與信息過載導緻的注意力分散存在相關性,約37%的受訪者承認在多個領域進行過淺層次探索。這種跨領域接觸雖可能激發創新思維,但也可能影響專業深度積累。
單詞dabbler 是一個名詞,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淺嘗辄止的業餘愛好者
指對某項活動或領域僅進行表面嘗試,缺乏深入投入或專業知識的人。常帶有輕微貶義,暗示“半吊子”或“不專精”。
戲水者
字面含義指在水中嬉戲的人,常見于文學作品或自然場景描述。
中文諺語“一瓶子不響,半瓶子晃蕩”(例句)可類比 dabbler 的貶義用法,形容略懂皮毛卻愛炫耀的人。
如需更多例句或發音細節,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如、4、5)。
farmlandpaltryCoddingcurrantextinguishedstackstapedUrcommunity policingcoronary diseasegross errorhot chocolateice sculptureinterim reportlocking platelubricating filmpersonal diaryschematic designself evidenttried and truevolleyball courtwater inletaccoutermentareolaDinitroFDMAgarlickyglucuronatehelicorubrinmicrofluorophoto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