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ɪstɪ'sɜːkɒɪd/ 美:/',sɪstɪ'sɜːrkɔɪd/
n. [無脊椎] 拟囊狀幼蟲;類似囊尾蚴的蟲子
adj. 類似囊尾蚴的
cysticercoid(拟囊尾蚴)是某些縧蟲幼蟲發育過程中的一種特殊形态,屬于中縧期幼蟲(metacestode)類型。其核心特征與醫學、寄生蟲學密切相關:
形态學定義
cysticercoid 呈小型囊狀結構,囊内包含一個内陷的頭節(scolex),頭節具吸盤和頂突(rostellum)。與更常見的囊尾蚴(cysticercus)相比,其囊腔極小或缺失,且無明顯的囊液填充,整體結構更為緻密。這種形态適應了在節肢動物中間宿主體内的發育環境。
發育生物學意義
主要存在于膜殼科縧蟲(如微小膜殼縧蟲 Hymenolepis nana、縮小膜殼縧蟲 Hymenolepis diminuta)的生活史中。蟲卵被中間宿主(如甲蟲、跳蚤等節肢動物)吞食後,在宿主腸道内孵化,六鈎蚴(oncosphere)穿透腸壁進入血腔,最終發育為 cysticercoid。終宿主(如鼠類、人類)因誤食含 cysticercoid 的中間宿主而感染。
醫學與獸醫重要性
人類可能通過誤食感染微小膜殼縧蟲 cysticercoid 的昆蟲(如面粉甲蟲)而患病,導緻腸道炎症、腹痛及營養不良。該幼蟲形态的識别對寄生蟲生活史研究和防控策略制定至關重要。
權威參考資料
cysticercoid 是一個寄生蟲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醫學領域
指一種類似囊尾蚴但結構不同的幼蟲形态,常見于殼膜縧蟲屬(如微小膜殼縧蟲)。其特點是囊體較小、幾乎不含液體,并帶有尾狀附屬結構。
動物學領域
更強調幼蟲的拟态特征,用于描述縧蟲幼蟲在中間宿主體内的發育階段。
該術語常見于寄生蟲學文獻、醫學教材及動物學研究中,用于描述特定縧蟲幼蟲的形态學特征和感染機制。
如需進一步了解發音或例句,可參考線上詞典(如愛詞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