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cyanotrichite是什麼意思,cyanotrichit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礦物] 絨銅礦;線銅礦;藍絨銅礦

  • 專業解析

    氰毛銅礦(Cyanotrichite)是一種稀有的含銅次生礦物,其名稱源于希臘語“kyanos”(藍色)和“trichos”(毛發),形象描述了其典型的藍色毛發狀晶體形态。以下是關于該礦物的詳細解釋:

    一、礦物學特征

    1. 化學成分

      化學式為Cu₄Al₂(SO₄)(OH)₁₂·2H₂O,屬于含水硫酸鹽礦物,含銅量約35%。晶體結構中銅與鋁以氫氧根和硫酸根結合,形成獨特的鍊狀結構。

    2. 物理性質

      • 顔色:天藍色至藍綠色,條痕為淺藍色
      • 形态:常呈針狀、纖維狀或毛發狀集合體
      • 硬度:莫氏硬度僅2-3(易碎)
      • 光澤:絲絹光澤至玻璃光澤
      • 解理:平行纖維方向完全解理
    3. 光學性質

      單偏光下呈淡藍色,二軸晶負光性,折射率約1.58-1.64,強多色性(藍至無色)。


    二、地質産狀與成因

    形成于銅礦床氧化帶,通過含銅硫化物(如黃銅礦)在酸性條件下氧化,并與含鋁礦物反應生成。典型伴生礦物包括:

    著名産地包括羅馬尼亞卡普尼特礦、美國亞利桑那州銅礦、智利丘基卡馬塔礦等。


    三、學術命名與曆史

    1839年由法國礦物學家Ernest Glocker首次命名。同義詞包括:


    四、應用與價值

    1. 礦物收藏

      因稀有性和獨特的毛發狀形态,成為收藏家珍品(如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藏有羅馬尼亞産标本)。

    2. 地質指示意義

      标志銅礦床氧化帶發育,輔助礦産勘探。

    3. 工業限制

      因硬度低、産量稀少,無直接工業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因缺乏可驗證的學術來源鍊接,基于礦物學權威著作綜合描述:

    1. 《Dana’s System of Mineralogy》(第9版)硫酸鹽礦物章節
    2. 《Handbook of Mineralogy》卷Ⅳ(氫氧化物與含氧鹽)
    3. 國際礦物學協會(IMA)礦物數據庫
    4.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物資源檔案

    注:建議通過高校地質數據庫(如Mindat.org或RRUFF項目)獲取原始文獻數據。

    網絡擴展資料

    Cyanotrichite(絨銅礦)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特征
      Cyanotrichite是一種稀少的含銅礦物,化學成分為$text{Cu}_4text{Al}_2(text{SO}4)(text{OH}){12} cdot 2text{H}_2text{O}$。其名稱源自希臘語“kyanos”(藍色)和“trichos”(毛發),形容其獨特的藍色和纖維狀晶體形态。它通常呈現淺藍至深藍色,具有絲絹光澤,晶體呈針狀或纖維狀,集合體多為放射狀、球狀或皮殼狀。

    2. 物理性質

      • 顔色與光澤:藍色為主,條痕為淺藍色,表面呈半透明絲絹光澤。
      • 結構與解理:無解理,斷口參差狀,晶體細小且常以簇狀或纖維狀細脈形式存在。
    3. 形成與産地
      絨銅礦主要形成于銅礦床的氧化帶,尤其在礦石脈中富集。常見于含銅硫化物礦物(如黃銅礦)的次生氧化環境,與孔雀石、藍銅礦等礦物伴生。

    4. 其他信息

      • 翻譯與發音:中文譯名為“絨銅礦”或“線銅礦”,英文發音為/saɪˈænətrɪtʃaɪt/。
      • 稀有性:因其稀少性,絨銅礦更多作為礦物标本收藏,而非工業用途。

    如需進一步了解礦物學特性或具體産地,可參考地質學專業資料或礦物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