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ʌspɪ,deɪt/ 美:/''kʌspɪ,det/
adj. 有尖頭的
Leaves diffuse along the stem or subrosulate, oblanceolate, cuspidate, 3 – 6 x 1 – 2,4 cm, 6 - 8 mm thick, green, margin red.
葉沿莖松散生長或成半蓮座型,葉倒披針形,驟尖,3 - 6厘米長1 - 2,4厘米寬,6 - 8毫米厚,綠色,葉緣紅。
Leaves obovate-spatulate, cuspidate, 1,5 – 3 x 0,8 – 2,5 cm wide at the widest part, glaucous bluish-grey, often red-flecked beneath, margins reddish.
葉:倒卵狀匙形,尖,1.5 - 3厘米長,0.8 - 2.5厘米寬(在最寬的部分),葉為帶有白霜的藍灰色,葉背面常有紅色斑點,葉緣紅色。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alcohol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on extraction anthraquinone glycoside from polygonum cuspidate.
目的:研究提取溫度和提取液乙醇濃度對從虎杖中提取蒽醌苷的影響。
adj.|pointed/spiked;尖的;[生物]有尖頭的
cuspidate(形容詞)指物體末端逐漸變尖、形成銳利尖端的狀态,常見于生物學、植物學及解剖學領域。該詞源自拉丁語“cuspis”(意為“尖點”或“尖端”),後綴“-ate”表示具備某種特征。
形态學描述
在植物學中,cuspidate用于描述葉片、花瓣或果實等器官的尖端呈細長尖銳形态,例如某些棕榈科植物的葉尖(參考《美國植物學術語手冊》)。動物學中,可指牙齒(如犬齒)或骨骼的尖銳結構。
醫學與解剖學應用
在解剖學中,該詞形容器官或組織的尖銳部分,如心髒的cuspidate瓣膜(即心髒瓣膜的尖端結構),其功能與血液定向流動相關(據《格氏解剖學》定義)。
擴展用法與變體
Cuspidated為其變體形式,語義相同。近義詞包括acuminate(漸尖的)、mucronate(具短尖頭的),但cuspidate更強調顯著且銳利的尖端。
權威定義可進一步查閱《牛津英語詞典》或學術數據庫(如PubMed Central),以獲取具體文獻例證。
單詞解釋:cuspidate
音标:英 [ˈkʌspɪˌdeɪt] / 美 [ˈkʌspɪˌdeɪt]
核心含義
形容詞,表示“有尖頭的”或“尖的”,常用于描述物體或生物結構(如葉片、萼片等)的尖端特征。
同義詞
cuspate、cuspated、cusped、cuspidal、cuspidated
用法與例句
植物學領域:
通用語境: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專業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詞典來源(如新東方線上、愛詞海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