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kjʊəriəm/ 美:/'ˈkjʊriəm/
n. [化學][核] 锔(元素符號Cm)
A synthetic element produced in trace quantities by helium isotope bombardment of curium.
锎一種合成元素,由氦同位素轟擊锔可得到微量的這種元素。
锔(Curium)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學元素,符號為Cm,原子序數96,屬于锕系元素。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該元素的特性與應用:
1. 發現與命名 锔由美國科學家格倫·西博格團隊于1944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首次合成,通過用α粒子轟擊钚-239獲得。其命名源自著名科學家居裡夫婦(皮埃爾·居裡和瑪麗·居裡),以表彰他們在放射性研究領域的開創性貢獻。
2. 物理化學性質 锔在常溫下呈銀白色金屬光澤,密度為13.51 g/cm³,熔點1340℃。化學性質活潑,易與氧、鹵素等元素反應生成化合物。其最常見的同位素是锔-244(半衰期18.1年)和锔-247(半衰期1560萬年),能釋放高能α粒子。
3. 應用領域 •航天能源:锔-244作為α粒子源,曾用于「好奇號」火星車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為深空探測器提供長效電能。 •基礎科研:用于合成超鈾元素,如钔(Md)和锘(No)的制備實驗。 •醫學研究:锔-248在靶向α治療(Targeted Alpha Therapy)癌症的探索性研究中具有潛在價值。
4. 安全規範 由于锔的高放射性和生物累積性,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規定其操作需在重屏蔽手套箱中進行,廢棄物須按《放射性物質安全運輸條例》處理。
參考資料:
Curium(锔)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學元素,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性質
發現與制備
化學特性
應用領域
該元素名稱源自科學家居裡夫婦(Pierre and Marie Curie),以紀念他們對放射性的研究貢獻。更多專業信息可通過化學數據庫或核物理文獻獲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