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ɒlətaɪp/ 美:/''kɑlə,taɪp/
n. 珂羅版;重鉻酸鹽制版法
For example, lithographic printing, offset and collotype.
石印、柯式和珂羅版印刷。
The reproduction of scrips and paintings by collotype printing can obtain a high fidelity.
采用珂王羅版印刷方式複制字畫可達到還原逼真的藝術效果。
Planographic printing: printing from a plate where the images and non-images are on the same plane. For example, lithographic printing, offset and collotype.
平版印刷:印版上的印紋和非印紋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印刷方法。例如:石印、柯式和珂羅版印刷。
The printing work don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s that this new collotype sensitive glue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 the film quality of sen…
根據實驗研究結果進行的實際印刷表明,制備的珂羅版感光膠可明顯改善感光膠的成膜質量,同時改善了珂羅版感光膠夏季易粘紙等印刷性能。
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to test the influences on printing properties by the natures of the new collotype sensitive glue and aqueous macromolecular mixture.
通過實驗分析了珂羅版感光膠與水溶性高分子共混物的性質及其對印刷性能的影響。
Collotype是一種基于光敏明膠材料的傳統平版印刷工藝,最早由法國化學家Alphonse Poitevin于1855年發明。該技術通過将塗布重鉻酸鹽明膠的玻璃闆進行曝光和顯影,形成具有細微裂紋紋理的印刷表面,能夠精确再現連續色調圖像,因此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被廣泛應用于藝術品複制和攝影作品印刷。
根據《印刷技術史》記載,collotype的制版過程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首先将含有重鉻酸鉀的明膠溶液均勻塗布在玻璃基闆上,幹燥後與底片接觸曝光;隨後用水沖洗未固化的明膠區域,形成親水性和疏水性差異;最後通過手工上墨完成圖像轉印。這種無網目調制的特性使其在表現細膩層次方面優于當時其他印刷方式,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檔案顯示,該館至今仍保存着大量采用collotype工藝制作的珍貴文獻複制品。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保存專家指出,collotype印刷品因其出色的耐光性和穩定性,在適宜保存條件下可維持超過150年的色彩精度。不過隨着現代數字印刷技術的發展,這種工藝已基本被淘汰,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傳統工坊仍保留着collotype制作技藝,主要服務于特殊收藏品和限量版藝術品的複制需求。
Collotype(珂羅版)是一種基于照相制版技術的印刷工藝,主要用于高精度複制藝術品、手迹或重要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原理
Collotype通過塗有重鉻酸鉀感光膠層的玻璃闆進行制版,将底片圖像曝光于該表面後,經溫水沖洗形成細微的紋理,從而保留原作的細節層次。其英文名“collotype”源自希臘語“kolla”(膠)和“type”(印刷),中文音譯為“珂羅版”。
技術特點
應用領域
常見于複制書畫、古籍、手稿等珍貴資料。例如,魯迅曾計劃用珂羅版複制陳老蓮的《博古牌子》和明刻宋人《耕織圖》。
曆史與現狀
19世紀中期發明,因效果接近原作,曾被廣泛用于藝術領域。現代雖被數字印刷部分取代,但仍是文物複制的優選技術之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工藝步驟,可參考相關印刷史資料或博物館技術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