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kɔɪnɪdʒ/ 美:/'ˈkɔɪnɪdʒ/
錢币
複數:coinages
CET4,CET6,GRE,GMAT
n. 造币;[金融] 貨币制度;新造的字及其語等
Apple allows iOS developers to support the use of certain cyber coinage.
蘋果允許iOS開發者支持使用某些************。(《科學60秒 聽力》 2014年7月合集)
The coinage has changed a lot this year.
今年的貨币制度變了很多。
Nowadays, children prefer to use coinages.
如今,孩子們更喜歡使用新創的詞語。
The city produced its own coinage from 1325 to 1864.
1325年到1864年間 這座城市曾鑄造過自己的硬币
The city produced its own coinage from 1325 to 1864.
該城在1325至1864年間自行鑄造錢币。
In 1783 he secured the adoption of the decimal coinage in Congress.
1783年他促使國會采納了十進位币制。
That word is a recent coinage.
那是一個新造的詞。
That's an interesting coinage.
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新詞。
That word is a recent coinage.
為新産品創造新詞。
n.|monetary system/mintage;造币;[金融]貨币制度;新造的字及其語等
coinage是英語中的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貨币鑄造與貨币制度
該詞最核心的含義指“鑄造貨币的行為或過程”,也可表示特定國家或時期的“貨币體系”。例如,古羅馬的銀币制度被稱為“Roman coinage”。根據《牛津英語詞典》,這一用法最早記錄于14世紀,源自拉丁語“cuneus”(楔形工具),與早期鑄币工藝相關。現代經濟學中,coinage也指由政府授權發行的法定貨币,如美元、歐元等。
新創詞語或表達
在語言學領域,coinage指“通過創造新詞或賦予現有詞彙新含義來豐富語言的行為”。例如,“selfie”(自拍)是21世紀典型的詞彙創新。劍橋大學語言研究中心指出,這類創造常由文化現象或技術進步驅動。
曆史與考古學術語
曆史學家用coinage指“特定時期或地區流通的硬币總稱”,通過研究其材質、圖案可推斷古代經濟狀況。例如,拜占庭金币的純度變化反映了帝國的財政穩定性(《大英博物館錢币研究》,2023年)。
以上釋義綜合了語言學、曆史學和經濟學的權威定義,體現了該詞在不同學科中的核心應用場景。
Coinage 是一個多義詞,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如牛津、柯林斯)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