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əʊiː'tɜːnl/
永遠并存的
“coeternal”是一個由前綴“co-”(意為“共同”)和形容詞“eternal”(意為“永恒的”)組成的複合詞,指兩個或多個事物在時間上具有同等的永恒性,即同時存在且無始無終。該詞常見于哲學和神學領域,用于描述存在論中超越時間限制的實體關系。
在基督教神學中,“coeternal”常被用來解釋三位一體的屬性,強調聖父、聖子與聖靈從永恒中共存且無先後之分。例如,根據《尼西亞信經》的表述,聖子“與父同質、同永恒(coeternal)”。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基督教神學辭典》也指出,這一術語在早期教父著作中被用于駁斥阿裡烏派關于基督非永恒性的異端觀點。
哲學領域則将該概念擴展至形而上學讨論,如亞裡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探讨的“不動的推動者”,後被托馬斯·阿奎那解讀為與宇宙“coeternal”的神聖存在。現代分析哲學家大衛·劉易斯在《論世界的多元性》中,亦用此詞描述可能世界之間無時間先後序列的并存狀态。
詞源學研究表明,“coeternal”最早可追溯至14世紀中古英語文獻,其拉丁語詞源“coaeternus”由波愛修斯在《哲學的慰藉》中使用,強調神聖理智與物質世界的永恒關聯。
根據多個詞典的釋義,"coeternal" 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同為永遠的,永遠共存的" 或"共同永恒的"。以下是詳細解析:
由前綴 co-(共同)和 eternal(永恒的)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共同永恒" 。
該詞多用于學術或文學場景,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若需更簡潔表達,可用"eternally coexisting"替代 。
如需進一步了解發音(如英式[ˌkəʊɪ'tɜːnəl] / 美式[ˌkoʊɪ'tɜːnəl])或完整例句,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