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enurosis是什麼意思,coenurosi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腦包蟲病,多頭蚴病
專業解析
Coenurosis(多頭蚴病)是一種由縧蟲幼蟲引起的寄生蟲病,主要影響反刍動物(如綿羊、山羊、牛)和偶爾感染人類。其病原體為多頭縧蟲(Taenia multiceps)的幼蟲階段,稱為多頭蚴(Coenurus)。
以下是該病的詳細解釋:
-
病原體與生命周期:
- 多頭縧蟲的成蟲寄生在終末宿主(主要是犬科動物,如狗、狐狸、狼)的小腸内。
- 成蟲産出的蟲卵隨終末宿主的糞便排出,污染環境(牧草、水源)。
- 中間宿主(主要是草食動物)在攝食時吞食了蟲卵。蟲卵在中間宿主的消化道内孵化,釋放出六鈎蚴。
- 六鈎蚴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循環或淋巴系統,遷移到特定的組織器官(最常見的是中樞神經系統,特别是腦和脊髓,有時也可在肌肉、皮下組織或眼部)。
- 在組織内,六鈎蚴發育為多頭蚴。多頭蚴是一個充滿液體的囊泡,囊壁内層(生發層)可産生許多(數十至數百個)原頭蚴(protoscolices),每個原頭蚴在理論上都能發育為一條成蟲。
- 當終末宿主(犬科動物)吞食了含有成熟多頭蚴的中間宿主組織(如病死的羊腦)後,囊内的原頭蚴在其小腸内翻出頭節,吸附在腸壁上,約需6-9周發育為成蟲,從而完成生命周期。人類是偶然的中間宿主。
-
臨床症狀(在動物和人類中):
- 症狀主要取決于多頭蚴寄生的部位。中樞神經系統(CNS)感染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
- 在動物(尤其是綿羊)中:
- 神經症狀:因腦内囊泡壓迫和炎症引起。包括:轉圈運動(“旋回病”)、頭部抵牆、共濟失調(步态不穩)、癱瘓、視力障礙、癫痫發作、行為改變(如沉郁或興奮)、最終可能導緻死亡。
- 其他部位:寄生在肌肉或皮下時可能形成可觸及的包塊;寄生在眼部可能導緻失明。
- 在人類中:
- 同樣以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為主,症狀類似腦腫瘤或腦膿腫,包括:嚴重頭痛、惡心嘔吐、癫痫發作、顱内壓增高症狀(如視乳頭水腫)、局竈性神經功能缺損(如偏癱、失語)、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和死亡。症狀通常進展緩慢(數月到數年)。
- 眼部感染可能導緻視力下降或失明。
- 肌肉或皮下感染通常症狀較輕,表現為無痛或輕微疼痛的結節。
-
診斷:
- 影像學檢查:是主要手段。計算機斷層掃描(CT) 和磁共振成像(MRI) 可清晰顯示腦(或其他部位)内的囊性病竈。典型的CNS多頭蚴表現為單房、充滿液體的囊,有時可見囊内的子囊(原頭蚴)或附壁結節(代表原頭蚴)。MRI通常比CT更敏感。
- 血清學檢查: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可用于檢測特異性抗體,有助于診斷,但可能存在與其他縧蟲蚴病(如囊尾蚴病)的交叉反應。
- 組織病理學:手術切除或活檢後,對病竈進行顯微鏡檢查,發現具有特征性原頭蚴的多頭蚴結構是确診的金标準。
-
治療:
- 手術治療:對于可定位且可接近的病竈(尤其是引起明顯壓迫症狀的CNS病竈),手術切除是首選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目标是完整摘除囊泡,避免囊液洩漏導緻過敏反應或播散。
- 藥物治療:阿苯達唑(Albendazole)和吡喹酮(Praziquantel)等抗寄生蟲藥物可用于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或用于無法手術的多發病竈。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如手術确切,且療程較長(數周至數月),需密切監測藥物副作用(如肝毒性)和療效。
- 對症支持治療:如使用抗癫痫藥物控制癫痫發作,使用甘露醇降低顱内壓等。
-
預防與控制:
- 阻斷傳播鍊:核心是防止犬科動物(終末宿主)攝入含有多頭蚴的動物組織。
- 妥善處理動物屍體和屠宰廢棄物,嚴禁用病畜的腦或脊髓喂狗。
- 對牧羊犬、護衛犬等進行定期驅蟲(使用吡喹酮等有效藥物)。
- 防止犬類進入屠宰場或動物屍體堆放處。
- 個人防護(人類):避免與可能感染的犬科動物密切接觸,尤其注意衛生(飯前洗手),避免攝入被犬糞污染的食物或水。在流行區避免生食或半生食可能被污染的蔬菜。
Coenurosis是由多頭縧蟲幼蟲(多頭蚴)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主要危害反刍動物,人類為偶然宿主。CNS感染是最常見和嚴重的表現,診斷依賴影像學和病理學,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藥物治療。預防的關鍵在于控制終末宿主(犬)的感染和切斷傳播途徑。
網絡擴展資料
coenurosis 是醫學和獸醫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1.定義與病理
- 中文釋義:多頭蚴病(又稱腦包蟲病),是一種由多頭縧蟲(Coenurus)的幼蟲寄生在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如腦、脊髓)引起的寄生蟲病。
- 緻病機制:幼蟲在宿主腦部或脊髓中形成包裹(稱為多頭蚴),壓迫神經組織,導緻神經功能障礙,如運動失調、轉圈行為等。
2.宿主與症狀
- 主要宿主:常見于牛、羊等反刍動物,人類偶見感染。
- 典型症狀:宿主可能出現頭部傾斜、抽搐、失明甚至死亡。
3.發音與詞源
- 音标:英式發音為 /siːnjʊəˈrəʊsɪs/,美式發音為 /siːnjʊrˈroʊsɪs/。
- 詞源:源自希臘語 koinos(共同)和 oura(尾巴),指寄生蟲幼蟲的形态特征。
4.防治建議
- 預防:控制中間宿主(如犬類)的縧蟲感染,避免動物接觸污染環境。
- 治療:需通過手術或抗寄生蟲藥物(如吡喹酮)清除幼蟲,具體需咨詢獸醫。
如需更詳細的臨床案例或診斷方法,可參考獸醫學專業文獻或權威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