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遺] 共顯性;等顯性
SSR molecular markers were widely applied in soybean researches due to its codominance, highly polymorph, abundance with random distribution in soybean genome, etc.
SSR分子标記因具有共顯性、多态性豐富、在大豆基因組中分布廣等衆多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大豆研究中。
共顯性(Codominance) 是指一對等位基因在雜合子(heterozygote)個體中,同時表達出各自的表型效應,且兩種表型在個體中獨立顯現、互不遮蓋的遺傳現象。這與完全顯性(一個等位基因完全掩蓋另一個)和不完全顯性(兩個等位基因混合表達出中間表型)有本質區别。
核心機制: 在共顯性情況下,雜合子個體攜帶的兩個不同等位基因(例如 A1 和 A2)會分别指導合成其對應的蛋白質或産物。這些産物在生物體内共存,各自發揮功能,導緻個體同時表現出兩個親本的性狀特征,而非融合或折中的表型。
經典示例:人類MN血型系統:
與不完全顯性的區别: 共顯性常與不完全顯性混淆。關鍵區别在于:
共顯性是理解複雜遺傳模式、血型系統、某些蛋白質多态性(如血清蛋白)以及分子标記(如某些等位酶)的重要基礎概念。其分子基礎通常涉及兩個等位基因各自産生有功能的基因産物(如不同的抗原、酶亞基或蛋白質變體),這些産物在細胞或生物體水平上可被獨立檢測到。
來源參考: 關于共顯性的定義和實例,可參考标準遺傳學教科書(如 Griffiths, A.J.F. et al.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權威生物學數據庫(如 NCBI Gene, OMIM)或大學遺傳學課程資料。人類MN血型系統的遺傳細節可查閱血液學或免疫遺傳學相關文獻。
Codominance(共顯性)是遺傳學中的術語,指兩個等位基因在雜合狀态下同時表達,且表型獨立顯現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專業的生物學案例或分子機制細節,可參考遺傳學教材或權威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